第0452章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第2/3页)

来俊臣落座案后便很快进入了状态,一边拍案怒声恐吓徐氏,一边示意在堂刑卒将各类刑具一一罗列开来。那些刑具种类繁多,血垢厚积,甚至还残留着许多人的肌肤与毛发碎屑,让人一看之下便觉不寒而栗。

这也是来俊臣推案惯常使用的手段,许多心志不坚的人,往往在看到这些排列的刑具之后便不打自招。

不过今日问案与往常还是有些不同,以往来俊臣提审案犯,心里多数都已经有了一个想要达成的结果构想,只是逼人承认而已。不过今天,他也不清楚薛怀义究竟想问出什么,那也只能语调含糊的喝问。

当见到那些传说中能给人无尽痛苦的刑具就摆在眼前,徐氏一时间眸中也闪过一丝惧色,但还是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言妾也想问来御史,妾深居宫中,与外无涉,不知究竟所犯何事?刑司官人押引,但却并无明告。妾唯道左偶闻闲言,言妾若不入刑,家人则将大祸!”

“刁妇,既然已经入此,你以为还能轻松行出!”

来俊臣还未答话,薛怀义已经忍不住拍案怒吼道:“我知你旧事代王,必知代王复生隐秘!此前我翻找馆阁所藏的古籍,却都已经隐没,这当中究竟有什么隐私?代王是不是仗恃邪法才得活?速速道来,饶你不死!”

徐氏本来神情是不乏惊恐,但在听到薛怀义问话后,不免暗暗松了一口气。

而这一幕神情变化,自然被来俊臣收入眼底,同时也有些郁闷的斜了薛怀义一眼,最怕蠢不自知的人还不知收敛,你究竟是想问话,还是要给人通风报信?如此问话,不更增人抗招之心?

不过薛怀义这问话倒也透露出来许多讯息,有关代王旧年死而复生之事,来俊臣虽有耳闻,但却并不深知。毕竟这属于绝对的禁中隐秘,听薛怀义的意思都所知不深,来俊臣自然更加不能知详。

但这也给来俊臣指明了一个攻击代王的思路,他此前之所以对代王诸多回避,一则自然是因为恐惧于代王的暴虐残忍,二则就是因为代王外朝党徒们已经纠集成势,而且已经掌握了漕运这样的重要国计。

就算他想通过刑案罗织、剪除代王的羽翼,但这些人各事要务,圣皇陛下也不会允许他肆意诬引而有扰国计。想要通过刑狱加害代王,难度甚至还要超过针对皇嗣身后那群一盘散沙的唐家老臣。

但如果能够直接将鬼神妖异直附代王一身,就算一时仍然不能击倒代王,肯定也会在圣皇陛下心里埋下一个疏远其人的种子。毕竟这种事情信者自迷,恐怖的不是人事,而是人心。

“来人,给这贱妇上刑!”

薛怀义一声暴喝打断了来俊臣的思路,来俊臣心里虽有几分不爽,但也并未阻止。一旦推案之人都发生争执,无疑会更增加案犯的侥幸顽抗之心。

不过来俊臣还是向刑卒们稍作暗示,让他们先从轻刑入手。毕竟他也不知薛怀义手里究竟有什么底牌,又能不能真正对代王有伤。

所以心里也是稍留退路,就算害不到代王,来日也有借口推诿,是薛怀义逼他这么做,而不是他刻意要针对代王。

徐氏被直接扑倒在地,接着各种鞭具、器杖便往其身上招呼,刑堂中很快便充斥其人惨叫声。

薛怀义也从席中立起,踱至前堂继续喝问,所问诸多细节,比如代王死生前后的具体情形,但徐氏虽然连连惨叫,但仍然只是频频摇头,拒绝回答。

不久之后,被抽打得血肉模糊的徐氏哀号一声便昏厥过去。

薛怀义见状后更加不满,指着来俊臣怒声道:“你也算是名满天下的刑员,但刑问诸技竟然还不如我旧人索胡儿!”

来俊臣谄笑着自席中站起,一边安抚着薛怀义,一边命人将昏厥的徐氏弄醒,打算继续用刑。

等到徐氏悠悠醒转,薛怀义更亲自夺来铁鞭,一边咬牙抽打,一边怒声喝问。来俊臣见他手段如此粗暴,不免担心道:“这些刑问劳事,且让刑卒施加。若一着不甚打杀其人,薛师所问将更无头绪。”

“代王杀我白马寺徒众百数,我杀他一名旧奴又算什么!”

薛怀义闻言后更加愤怒,将徐氏连抽数记,口中则怒声咆哮着。

正在这时候,外堂有人匆匆行入并说道:“禀薛师、来御史,代王妃正于推院外请入。”

遍体鳞伤的徐氏听到这话,体内仿佛被注入一股力量,凄厉嚎叫道:“王妃救我、救命……”

来俊臣恨恨瞪了一眼入禀的刑卒,转又一脸为难望着薛怀义,涩声道:“请教薛师,卑职该要如何应对?代王旧年便险些杀我于市,如今王妃亲临推院,我若拒见,怕要结怨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