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更(第3/3页)

而稍微懂画的人都能看出,小姑娘之所以输给了第一名,并不是因为她的作品逊色第一名多少。

两人水平其实算是旗鼓相当,只是时也命也。

在当今的社会,相较于清雅内敛的国画,大多的资本主义追捧的都是色彩浓重的油画,在这个年代,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沾上了国外两个字,似乎都能高贵几分。

当然,同为艺术人才,油画的确也是另一种美的表现,只是作为国画的推崇者,对于现在萧条的画坛,难免有些唏嘘罢了。

不过,这也只是一时的。

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趋势会改变,总有一天,在比拼画作水平的时候,不会再出现因为是油画,所以同样出彩的国画,就理所当然的要避其锋芒,退让一步的偏颇。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去推动。

孟秋就是致力于推动传统艺术的其中一员,当时收到老师的电话后,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去了展览的地方,亲眼看到了小姑娘得了第二名的画作。

说实在的,那幅画作,的确叫孟秋惊艳了。

尤其他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一些,比如,他清楚这个叫吉祥的画家,是一名才15岁的初中生。

再将她与娴熟出众的画技,与稚嫩的年龄联系到一起后,这优秀的程度更是直线上升。

太年幼了,这个年纪,这样的水平,要不是顾忌着点脸面,孟秋都恨不得仰头大笑三声。

然后告诉所有人……

瞧!

这是我的小师妹!她优秀极了!

没见面之前,就有了太多的好感,如今普一见面,见小姑娘乖乖巧巧,精致的跟个水晶娃娃一般,又比自己的女儿还小七八岁,孟秋表示,滤镜瞬间拉到千米厚。

一边掏着提前准备好,给小师妹的见面礼,一边笑容敦厚的喊几人上车。

而此时,在某军区家属院里的沈佩兰同志,正在学习打毛衣,给还未出世的孙子/孙女准备的冬衣。

一辈子不会做衣服,衣服破了都有丈夫缝补的沈佩兰表示,织毛衣什么的太难了,此刻已经是满脑子乱麻的她,还不知道,远在S市的孙子孙女即将在一个小时后,到达家属院,给她老人家送来惊喜/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