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4页)

胤礽又想起了保清。

寻常人家的父子只会无比期望儿子们兄友弟恭相互扶持,但他们的皇阿玛却反倒会出手挑起兄弟争端。

皇阿玛不疼爱他们吗?并非如此,皇阿玛疼爱他们的心是真的,但用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手段也是真的。

直至回到毓庆宫,胤礽的脑海中还回荡着方才皇额娘在他耳边轻轻嘱咐的那一句话——抓住机会好好学习。

学习什么?无需多问,无需多说。

打从这日起,胤礽每天几乎都泡在了乾清宫里,堆积如山的奏折让他的手腕几乎都要写断了似的,但成长却也是飞速的,再没有比这样更好的学习机会了。

没过几日,康熙便下令重新开设了火器营,而戴梓也终于官复原职,得以继续研究先前被迫中断的好东西。

当然了,被革职的这段日子他也没闲着,虽然不能私下研究火器,但却不耽误他在图纸上钻研,倒是也有些启发收获,重新回来之后进程可是加快了不少。

也不知究竟是出于何种缘由,养伤的这段日子康熙是谁也不乐意见,除了太子以外无论是哪个子女还是嫔妃全都被挡在了乾清宫门外,这也叫林诗语夹在中间显得不那么显眼了。

一时间外人也并不知晓他们二人之间的矛盾,但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却瞒不过身边姐妹的眼睛,尤其是佟芷兰,毕竟那日晚上承乾宫可是有人特意将果果送到她的宫里留宿的,怎么看都不大对劲。

可惜这回林诗语的嘴很紧,多余的什么也都不肯说,姐妹们也无法,只得压下心底的不安。

“好了好了,别惦记这点小事儿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干什么呢?”林诗语很是无语地给了几人一对大大的白眼珠子,拉着荣妃问道:“没两个月荣宪就要出嫁了,嫁妆可曾都准备妥当了?”

荣妃就笑了,“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保准儿风光大嫁。”笑着笑着却流下泪来。

大清的公主说来也着实命苦,十个里头恨不得有八九个都是要嫁去蒙古和亲的,好端端在京城里娇生惯养的小公主突然之间千里迢迢奔赴草原,日子苦不苦暂且就先不提了,只那生活习惯、气候水土都大不相同,很难适应。

抚蒙公主年纪轻轻就早逝的占了绝大多数,更有好些公主至死都未能留下一儿半女,也不知究竟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那边死了一个这边立马就再送一个,皇帝的女儿不够用怎么办?还有皇子的女儿、宗室王爷的女儿呢,总之是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说到底还是清廷自身实力不够,若是足够强势彻底征服蒙古,又何至于要依靠那么多公主的命去维系这层关系?

思及此,林诗语的心里头很不是个滋味儿,握着荣妃的手说道:“荣宪打小就是个聪慧坚韧的孩子,到了蒙古也一定能够过好自个儿的小日子,咱们多给她添一些压箱底儿和可靠的心腹陪房,必不会叫人欺负了她去。”

荣妃抹了把眼泪,点点头。

如今能够为女儿做的也就只剩下这些了。

就在荣宪出嫁后没过几日功夫,前往清剿倭寇的将士们也终于得以凯旋。

海战向来是清廷的短板,不得不说这一仗打得着实辛苦,不过万幸清军的炮弹、火器足够,这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而随着皇长子又一次带着军功归来,朝堂上的气氛仿佛也愈发怪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