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页)

福嬷嬷是头一个赞成的,“涟漪说的不错,娘娘可千万别被她那副不太聪明的表象给蒙蔽了过去,不过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就能从宫女的位子爬到嫔位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仅仅只凭那张脸蛋儿,心机手腕怕是不少呢。娘娘虽说素来性子随和,但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奴婢倒是觉得也大可不必将谁都想成坏人。”余嬷嬷淡淡瞥了眼福嬷嬷,说道:“依着奴婢的观察来看,宜嫔娘娘的某些表现虽说怪异了些,但对娘娘您似乎并无什么恶意,娘娘不如放平心态与之相处罢了,是狐狸总归会露出尾巴来的,何必早早的先将人钉在了敌对的位子上呢。”

林诗语也犯嘀咕呢,恶意是指定没有的,否则的话宜嫔应该早就倒霉了,就是十足的奇奇怪怪,但又好像有些……可可爱爱?

“罢了罢了,先不想这些了,继续观察观察就都明白了。”

三月,一则消息突然惊爆了整个大清——平西王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了!

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并大肆封赏手下将领……一切都弄得像模像样,仿佛真就打定了主意要与朝廷对抗。

瞬间,满朝哗然。

有人建议立即派出重兵倾尽全力围剿吴三桂,以彰显朝廷和帝王的威严,亦有杀鸡儆猴之意。

然而与此同时却也不乏一些异样的声音,譬如话里话外明里暗里指责康熙撤藩一事操之过急,如今逼急了吴三桂才导致这样的局面出现,又说朝廷内忧外患备受压力,实在不宜大动干戈,硬的不行应当来软的。

话是说得隐晦,但其实不过就是叫康熙服软罢了。

一众朝臣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而近两年愈发喜怒不形于色的康熙也难得当众大发雷霆,如同被侵犯了领地的雄狮一般出离暴怒。

前朝不省心也就罢了,偏偏大后方也将矛头指向了他。

“太皇太后叫了皇上去慈宁宫……据说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余嬷嬷的眉头微微皱着,面露担忧,“这会儿皇上定是极度暴躁易怒的时候,可千万别来承乾宫才好……”

话音未落,外头便传来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余嬷嬷一时呆住了。

林诗语无奈的瞥了她一眼,乌鸦嘴都没这么灵的。

不及多想,主仆几人赶忙就出去迎驾。

“臣妾恭迎皇上。”

身后一众奴才跪了一地。

“起罢。”说话间,人已是大步踏进了殿内。

得,显然这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林诗语暗叹一声,忙起身跟在了后头,进屋就看见那位爷已然歪在了炕上,一脸阴云密布好似谁欠了他百八十万一般。

“给朕弹会儿曲子罢。”

“是。涟漪,取琴。”

端坐于古琴面前,林诗语沉了沉心,这才开始拨动琴弦,旁边香炉里青烟袅袅,平添了几分仙气似的。

熟悉的曲子萦绕在耳边,康熙缓缓闭上了双眼,心底的烦躁、怒火仿佛也在一点一点褪去,整个人亦渐渐恢复了平日的冷静清明。

一遍两遍三遍……不知过了多久,康熙才睁开了双眼,此时此刻,眼底的戾气已然消散殆尽。

“停罢,过来坐。”等着她走到跟前,康熙便拉住她的手瞧了瞧,“可曾累了?一会儿叫人给你按按。”

林诗语淡笑道:“打小练琴都不止这么会儿功夫呢,哪里就能累着了。”

康熙就将她的手握在手心里揉了揉,叹道:“每每朕心烦意乱时来找你保准儿没错,你的琴音总能让朕快速找回理智。”

“皇上本就是个心理极其强大的人,臣妾顶多也不过就是个辅助作用罢了。”这话听着像是拍马屁,但其实还真不是,她是打心眼儿里觉得康熙这人很强大……或许准确来说应该是冷硬,这人骨子里就是个心冷如铁的,不会轻易被任何感情任何情绪干扰,永远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做什么。

“你是不是也觉得朕做错了?”

“这样的话皇上可是早就问过一遍了。”林诗语状似无奈道:“若是旁的倒也罢了,可这前朝的事皇上拿来问臣妾,这不是为难人吗?国家大事多少人苦心钻营一辈子都还闹不明白呢,臣妾上哪儿整明白去啊?不过早年就听父亲说过皇上是个非常聪明睿智的人,入京这几年也未少听民间称赞皇上英明……是以臣妾觉得,皇上做的事定然有自己的考量和道理。”

“况且同样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人手里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顾虑,永远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达成一致,只要皇上心里想明白了,那便照着自个儿的想法去做罢。”

再者说,事到如今再后悔又还有什么用呢?康熙绝不可能对吴三桂低头服软,处理这件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打,继续硬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