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3/4页)

听到这话,宋雁西第一时间没有去想这话的真假,又或者是老婆婆故弄玄虚,而是想起谢兰舟的本意,难道是让自己来这钟家村?

二妞的事情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小塔却没有想那么多,反而满身的戒备:“你怎么知道我姐姐姓宋?”一面还朝宋雁西小声嘀咕,“姐姐,没准又是臾央的把戏。”

然而那老婆婆就像是听到了小塔的话一般,忽然发出一声怪异的冷笑,“小姑娘戒心这倒是挺重的,不过我不知道臾央是谁,我只知道,宋家既然来兑现诺言了,那就该拿出诚意来。”为何只有她一个人前来?

宋雁西有点懵,听这老婆婆的话,宋家似乎欠了钟家什么一样。一面疑惑地问:“钟家,在此处多少年了?”

老婆婆听到她这话,却是忽然闪到她的面前,浑身的气息都变了,“你既然是宋家派来的人,那不知道自己来干什么?”竟然不知道钟家因为一个承诺,被困在这里多少年了。

所以老婆婆这一瞬间,是愤怒至极,甚至开始怀疑宋家的诚心。

不过很快她也发现了,面对自己的气势,宋雁西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时间也不敢小看,“看来宋家倒是真出了人才。”对于宋雁西,好像也挺满意的样子。

但是她这样左一句右一句,没有一句是宋雁西能听懂的,如今也只能从这话里话外勉强总结出来,宋家和钟家约定了什么,然后钟家一直在这里等着。

可是到底约定了什么?她也不知道,更从来没有听爸爸或是叔叔提起,所以也直接朝这老婆婆坦白道:“我的确姓宋,但是你所说的事情,我一无所知。”

她本意是想让这老婆婆说个清楚,没想到老婆婆却不信她的话,“休得骗我老婆子,你若真不知,怎会来此?”

宋雁西要说是谢兰舟让她来的,这老婆婆能信么?反正就是偶然误打误撞来此。一面按住小塔,继续耐着性子解释:“的确不知,我是因附近两个村子里的冤魂而来。”

老婆婆听罢,沉吟了片刻,似乎也知道小河村和桂花村的情况,低声骂了几句,然后半信半疑地问宋雁西,“你当真没有骗我老太婆?”

“我姐姐骗你干嘛?倒是你故弄玄虚,有什么就直接说。”小塔早就急不可耐了,她就怨这种说话只说半句的人。

老婆婆盯着小塔看了半晌,“原来是只小穿山甲,脾气倒是不小。”

小塔听到这话,反而没那么防备她了,心想她既然不知道臾央是谁?也没看穿自己的真身,那显然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于是也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如此就算是她想害姐姐,应该也没那本事。

“还请老人家说清楚,钟家与宋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宋雁西这时候甚至怀疑,难道父亲避而不见,莫非也与这钟家有关联?

老婆婆似乎也相信了宋雁西的话,“既然如此,我老太婆就告诉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一千多年前,有两位玄门中人,同拜在一位师父名下,成为了师兄弟,两人感情也极好,犹如血亲一般。

而这两人,便是钟家和谢家的两位祖先。

只是后来两人因一次师门任务,在黄河里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邪祟,两人家中便接连遭横祸,连师门也没有办法解决,只能为其说和,那邪祟不再继续害钟宋两家,但却要他们留下来陪自己。

最后结果商议,两家轮流来陪这邪祟。

起初是约定两百年一换,但是从六百年前开始,宋家就再也没有人来了。

守在这里的钟家人也因为宋家没有人来,所以根本就出不去。

“事虽是两位祖师爷惹下来的,但是当初两个家族的荣光也他们给带来的,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子弟不愿意守在这里,因此祖师爷们便设下了法阵,但凡私自离开者,必将魂飞魄散!”所以,宋家人没有来,钟家人也只能老实地待在这里。

老婆婆说到此,朝宋雁西看过去,“外面王权更换,我们也想过可能是宋家遭了世俗牵连,知晓此事的人没留下话就走了,以至于宋家才迟迟无人来此。”

宋雁西不知道是不是老婆婆猜测的这样,但宋家的确是人丁凋零,听说就算是宋德仁这个从宗族里过继过来的弟弟,其实也不是原来的宋家。

不过她更好奇的是,“既然是黄河里招惹的邪祟,为何不在黄河边上,反而跑到这深山里来?”

老婆婆摇头,“我等若知晓,也不会困在这里多年了。”

“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钟家的人离开法阵后,就会魂飞魄散么?”那她是什么?小塔疑惑地问道。

老婆婆却在这时候摘下头上的斗篷,露出来的却是一张怪模怪样的脸,便是小塔自己本身也是妖兽,但也给吓了一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