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沼气池(第4/5页)

当听到说燃烧的是一种气体的时候,他们十分新奇,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是能够闻到一些味道

“有了这个是不是不用烧柴火了。”

顾向恒:“对,这个可以节省柴火。”

“它就跟炮竹类似,我们按照规则使用,就是小孩子过年过节用的好东西,要是使用方法不当,它就会爆炸……”

关于这东西的另一面也要好好科普。

在这里,搭载了一个大棚,然后让大家就在这里拿上厨具做饭,亲身体验。

一开始,村民们不敢动,江景瑜身先士卒。

先拿着铁锅占了一个灶。

“就这样用,开火的时候这里扭一下,打开,让里面的气体出来。”

“滋滋——”

火焰燃烧,锅里还剩得一些水很快变小,直到消失不见。

江景瑜再放下水,把盖上盖子,没多久,水就烧开了。

顾向恒:“大家试试,不难的。”

这边大家慢慢的接受这个新奇的东西,第二个沼气池也开始建了。

也是在山下,上面就是猪圈,下面没有那么大的味道,输送猪粪也方便。

特意留了口子,到时候那猪粪只要在那边扫过去,那猪粪就会顺着地势流下来。

这就是建来发电的。

听到这个东西还能发电,然后他们村就可以自己有一部碾米机,不用再去县城排队了。

而且他们还能抢别人的生意,如果附近村的人过来他们这里碾米,就不用再去县城了,他们还能给村里创收。

转换发电的东西孙教授接手,埋头研究,有一些东西还必须得要有专门的器具和材料。

这个没办法,就只能去人家厂里借用了。

现在他的房间里堆满了这些东西,其他的几个同住的同伴看见了也当做没看见,对他不去上工也完全没有话说。

这是好事。

在这个地方,村干部不说一手遮天,那也差不多了。

有些偏僻的地方大队长就是土皇帝,说一不二,现在他们这有人能够被大队长重视是有好处的,更别说他们来这里这么久,也是多亏了大队长的这种性格,没有受什么罪。

现在这位新同伴被大队长委以重任,他们可知道在那两个小年轻把那台机器修好之后,当晚就收到了报酬。

他那个孙子来的时候带着个包袱,鼓鼓囊囊的,不知道带了多少好东西。

他们也顺带着沾光了,吃了一顿荤腥。

时光流转,第二座沼气池也建好了,顾向恒几乎跑断了腿,又送了孙教授他们借用了一些器材,终于这个沼气池可以发挥功效了。

在沼气池前方空地,修建了一座房子,里面安置着碾米机,旁边就是一大块平整过的土地,在通上电,打开开关,灯泡亮起的时候,许多特意留到这时候就等着见证这一幕的村民们沸腾了。

“我们村里也有电了。”

“这灯泡真亮堂!”

“这电不用钱的。”

顾向恒看着亮起的灯,也笑了:“大家回去吧。”

大家:“我们不回去,大队长,试一试碾米机吧。”

“我带了一些谷子过来,试试吧。”

“对啊,试试。”

既然大家都想看,那就试试。

“嗡嗡——”

机器启动了,倒进了漏斗里的谷粒慢慢的进入了机器,等到出来的时候,一部分是细碎的米粒,一部分是米糠。

为什么是细碎的米粒?

受限机器,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还会有一些没有脱壳完成的谷粒,这些就要挑出来。

县城里碾出来的米也是这样的。

顾向恒看着这一幕,耸了耸肩膀,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

一片欢腾中,江景瑜拉了拉顾向恒的手,看着大家在灯光下欢笑的脸,也一起笑了。

江若琴有段时间没有回娘家了,家里的事多,家里家外,还要带孩子,每天累了,回到房间倒头就睡,娘家那边有了一台碾米机的事还是她婆婆跟她说的。

婆婆:“正好要碾一些米过节,你回去看看,要是比城里的便宜,我们回头就去你们村里碾米了。”

江若琴应了,一大早的带着儿子回娘家。

从王家坳回上庄村,这条路她是走惯了的。

这回一进村,就发现了不对。

脚下的路,修过了。

平整、干净。

走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想必下雨天走在这样的路肯定很舒服。

她越走越惊奇,因为她发现,村里的大路,全都修了。

一些家在大路边上的,就幸运了。

她儿子也喜欢这样的路,走着走着就蹲下身体摸了摸。

江若琴拉了拉他:“别玩了,走了。”

“再晚点,你外公外婆就不在家里了。”

在回家的时候,她路过学校,看到了陆续建起来的新学校。

两间大教室,还有崭新的学校办公室、仓库、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