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学堂(第3/3页)

话没说完,但大家心里对姜漫的不屑更进一步。继乡下人,乞丐之后,他们心里又为姜漫打了个标签——不识字。

“放心,我识的字够听懂夫子的话。”姜漫道。

老夫子不喜她死到临头还这般傲气。

他凝神细思,想到什么,提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圣人之道。”

姜漫视线一转,看到林见鹤漠然盯着窗外的侧脸。

这道题,兜兜转转,竟然要让她来答。

上辈子,她问林见鹤:“何谓圣人之道?”

林见鹤当时冷漠道:“我若成了圣人,我的道便是圣人之道。”

这样的答案,当然是不能让别人知晓的。大逆不道。

她捏了捏眉宇,提笔写了起来。

她脑子里一半清醒一半昏沉,有种奇异的矛盾和平衡。

她的思绪也极为跳跃和兴奋。

相比于她的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写了几页,姜柔则显得靠谱多了。

大家对结果没有任何期待。

当然是姜柔写得好。

他们只是等着看姜漫脸色发绿。光是想想就舒服。

不到一炷香时间,姜漫将笔一扔,斜倚在位子上。

姜柔仍坐姿端正,认真思考,一手漂亮的簪花题整整齐齐出现在纸页上。夫子看了点点头。

他走到姜漫面前,捏着她的文章,漫不经心提起,一看,视线顿住。

他目光怪异地看了眼姜漫。

姜漫毫无负担,任他心中震撼。

笔迹是她亲手所写,众人看见,不可能有假。

夫子拿着她的文章,眼睛里放出光亮。

“好字!”

众人一呆。

姜柔笔尖一顿,在纸上晕开一团黑乎乎的墨汁。

她深吸口气,加快速度书写。

那难看的墨水印很刺眼。可她没时间重新再写一遍。

老夫子爱不释手地赏析着手里的字,不时点头,不时摇头。

姜漫的笔锋较之颜体略锋利,像薄如蝉翼却吹可断发的利刃,较之瘦金体又略柔和,像烟霞晕染的紫烟罗。

矛盾又协调,自成一派。

“难得。”

待到看完姜漫的文章,老夫子已经完全忘了先前对她挑剔。

如今只笑眯眯道:“字好,文章也好。若是个男儿,或许能考个状元当当。”

姜柔咬着嘴唇,脸色泛白。

她紧紧攥着笔,仍不肯放弃,她不认为姜漫能写出比她好的字和文章。

可等她满怀期待地呈给夫子,只得了一句:“尚可。”跟姜漫比,明眼人都知道孰高孰低。

她缩在袖中的手狠狠掐着自己,心中恨得发疼。

“大夫到了!”

姜柔眼睛一暗。

丫头大概是提前跟他说了情况,大夫知道有人不好,进来不等丫头指人,扫了一圈,目光定在姜漫身上:“你病了?”

他竟毫不迟疑地问姜漫。

这就有些奇怪了。

“确实病了。脸都烧得发红,自己感觉不出来?”老大夫没好气。

“不是吧,她面色红润,哪里像生病了。反倒是姜姑娘,才病得厉害呢,她脸那么白,没有一点血色。”

老大夫奇怪地看了眼姜柔,对众人道:“你们怕不是搞反了?”

他废话不多说,直接动手替姜漫诊脉:“这位才病得重,人都快烧傻了。”

说完又看了眼姜柔,目光里闪过了然:“那位姑娘,身体好得很。”

此话一出,姜柔目光微暗。

众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