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页)

贺平乐:……

亲妈你觉得你女儿像傻子吗?

我爹派人来叫你去喊我?那他干嘛不直接派人喊我?

面对女儿的眼神质疑,叶秀芝神色如常,看见外间桌上的食盒,问:

“这是什么?”

贺平乐说:“我做的糕点,拿来给你尝尝。”

叶秀芝饶有兴致食盒打开了半边,探头看了看,却是没吃就又把食盒盖上了,贺平乐见状说:

“我难得做一回,你都不尝尝?”

叶秀芝笑道:

“近来不爱吃甜的。你拿去书房给你爹尝尝。”

说完,叶秀芝便不由分说把食盒塞到贺平乐手上,把她往门外推:

“你去找你爹吧,我正好再睡会儿。”

贺平乐还想说点什么,叶秀芝的房门就在她面前关上了。

什么意思嘛!

怀着对亲妈的意见,贺平乐气鼓鼓来到贺啸天的书房,原以为是亲妈遛她,没想到贺啸天看见贺平乐居然一点不意外,态度很热情的把她拉了进去。

贺平乐问:“爹你真找我?”

贺啸天说:“那还有假的?你提的什么呀?”

贺平乐食盒递给贺啸天,一边进门一边抱怨说:

“我做的米糕,好心好意拿去给娘吃,她还不……呃?”

贺平乐的抱怨之言还未说完,就看见门边站着一位文质彬彬的俊雅青年,他看起来有些腼腆,面上带着些许错愕,大概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后宅女眷。

他主动向贺平乐拱手作揖,没有说话,却端端正正行了个书生礼。

贺平乐刚一只脚跨进门槛,进不是,退不是,尴尬的不知如何是好,好半晌才嗫嚅一句:

“我,我不知道有客人在。失礼了。”

贺平乐跨进门槛的一只脚收回,站在门槛外面给那俊秀书生回了一礼。

“这是彦瑜,字兼之,是长兴侯世子,也是今年春闱的二甲进士,青年才俊,前程似锦啊。兼之,这是小女平乐。”

贺啸天拎着食盒给两人介绍,贺平乐对亲爹此举满头问号。

正疑惑时,门内的俊秀书生彦瑜上前一步,又重新对贺平乐一礼:

“在下彦瑜,见过大小姐。”

贺平乐只好再回一礼:“彦世子客气。”

场面一度尴尬。

贺啸天却浑然不觉,在贺平乐后背稍稍推了推,笑道:

“都别在门边站着了,有话进去说。”

贺平乐被赶鸭子上架,回头冲贺啸天做出个疑惑的表情,想让亲爹给他解释解释怎么回事。

然而贺啸天视而不见,拉着贺平乐进书房坐下,嘴上说道:

“我这闺女虽算不得贤惠,但孝心还是有的。”说完,贺啸天食盒打开,端出那一小碟米糕,在贺平乐震惊的目光中,他把米糕送到了彦世子面前,主动推销道:“兼之,尝尝。”

彦世子倒也未曾扭捏,起身谢过贺啸天与贺平乐后,拿起米糕浅尝一口,很快给出评价:

“味道不错,好久没吃过如此滋味纯粹的糕点了。”

把‘味道单调’说成‘滋味纯粹’也是难为他,贺平乐心想。

贺啸天也尝了一块,素来对女儿有滤镜的他根本说不出半句不好,连连点头称道:“确实不错。我记得有一年与你父亲出征东南,东南有个地方的小吃味道就和这糕点很像。”

彦瑜接过话头:

“是博南湾战役吗?侯爷与我父共同挂帅那回。”

“不错不错。”贺啸天称赞道。

彦瑜说:“那我大概知道侯爷说的小吃是什么了,博南湾地处沿海,盛产一种浆果,那果子本身没什么味道,但神奇的是做成糕点却鲜甜可口,当地人还喜欢在里面加一些蜜豆碎芝麻什么的,好像叫姜楠糕。”

“哎对对对,没想到你对这些还挺了解,是去过还是吃过?”贺啸天好奇问。

彦瑜又尝了一口白糖糕,遗憾回道:

“可惜我没去过,是早年听父亲说过几句后,自己去翻看的博物志。”说完,彦瑜对贺平乐问:“贺小姐是否也看过那本博物志,你做的糕点味道,与书上形容的一模一样。”

这问题倒是把贺平乐给问愣住了,她哪看过什么博物志……

老老实实的摇头:“没看过,我就在面粉里加了点糖,没你说的那么高深。”

贺啸天从旁着急,闺女没城府,说话直来直去的,这样怎么能聊下去呢?

彦瑜讶然这位美貌惊人的贺小姐竟这般实在,他温和一笑,说:

“下回我叫人把书送来给侯爷,贺小姐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里面除了姜楠糕,还有很多很多民俗风貌……”

不得不说,彦瑜是个十分健谈的人。

他与贺啸天能聊兵法聊时政;与贺平乐能聊风土聊人情;总的来说,性格开朗,见识广博,有原则却不守旧,是个对未来有规划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