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自讨苦吃的关海芙(第3/7页)

这套衣裳还挺别致——桃红色的素色对襟衣裳,领子和袖口处缝着白底红色小碎花的木耳边,然后衣角长到屁股下,再配上一根白底小碎花的布腰带。

最最小心机的就是,这衣裳上的扣子很别致。

关海芙打小儿起就生长在京都,算是眼界宽广的,也鲜少看到这么好看的衣裳。

于是她就花了二十块钱,买下这件衣服,本想带回京都去穿,让大院里的小姐妹们好好眼红一下的……

现在为了艳压白桃桃,关海芙就把这件衣裳给翻了出来,换上。然后突然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她的发型要怎么办?

以往在京都的时候,每逢有什么重要场合要出席时,都是妈妈按照她的衣着来为她梳头,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

现在?

关海芙看了一眼正坐在院子里画画的关海珊。

——关海珊刚到如意村的时候剃了个光头,曾经引起了全村轰动。但她已经来这儿已经快俩月了,头上长出了约摸两寸长的头发,她也完全不打理,任之野蛮生长。

关海芙:不行不行,关海珊连自己都不会打理,肯定指望不上。

于是她又看向了坐着躺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哼唱小曲儿的六太婆;以及搬了个凳子坐在关海珊身边、正苦口婆心劝关海珊回京的大兵……

看来,这些人全都指望不上。

关海芙又想了想,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知青站里的贾小红!

农村人能有啥审美!

但知青村里的人就不一样了,毕竟都是从城市来的知识女青年,眼光是有的,手指也应该是灵巧的。

于是关海芙就去了知青站。

贾小红倒是很热情,就是不太会帮别人梳头。最后还是四五个女知青一块儿才帮着关海芙梳好了她想要的发型……

代价就是:关海芙被扯掉了无数根头发,感觉自己的头皮都要被秃露了。以及所有的女知青们都被关海芙给烦得不行——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就跟资本家似的,把她们当成佣人使唤,一会儿说这里不行、让拆发重来,一会儿说那里不行、让再来一次的!

最后搞得大家都烦了,关海芙才偃旗息鼓,顶着一头繁复的扎辫头回到六太婆的院子。

她惊呆了。

——六太婆的院子门居然排起了长队???

而且排队的全是村里的漂亮大姑娘、年轻小媳妇儿?还人人手里都拎着点儿东西,有拿着一个土豆、一个红薯的,还有用帕子包着鼓鼓囊囊一包看起来像落花生的东西?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女的还在叽叽喳喳地说——

“你说,六太婆会给我编个什么样儿的辫子呢?”

“随便啦,太婆编什么辫子都好看!”

“我还是有点担心,我的脸有点方,绑辫子不好看吧?”

“放心!解放前太婆是远近闻名的喜娘,她专门给新娘子梳头的,她知道女人要怎么打扮才是最好看的!”

“就是就是,别看太婆已经老了,手还是很巧的。”

“我们村里嫁出去的姑娘都是太婆打扮的,外头谁不说我们如意村专出美人啊!”

关海芙:???

所以我去知青站找人梳头、梳了个寂寞?!

不过,在院子外头排队的人们看到了关海芙身上的新衣裳,不少人小小声称赞,说她的衣裳真好了看……

关海芙终于找回了场子,昂首挺胸地走进院子——

正好有个姑娘面红红地从院子里跑了出来,问排队的人,“姐姐,我好看么?”

关海芙紧紧地盯住了这个姑娘。

——这姑娘她昨天见过,长相一般,满分十分的话,最多只能打五分。她的发际线比较靠后,导致脑门特别宽阔,特别显老气。

但现在,这姑娘的额前留了一片新剪的、斜斜的刘海,为了固定住这不太听话的刘海,发际处还压了条细细的小辫子,显得俏皮又可爱。

姑娘的大脑门被遮住,露出一双漂亮的眼。

原来只能打五分的普通长相,现在至少能打上七分!

关海芙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发型了。

周围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也纷纷称赞——

“这也太好看了!秋芳你早该来找六太婆给你剪个头了!”

“秋芳真漂亮!”

“这个发型太适合你了!”

“好好看啊!”

秋芳得了称赞,红着脸儿羞怯地跑了。

关海芙走进了院子,看到六太婆正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给一个女孩儿梳头。

躺椅旁还摆着个木桶和竹筐,木桶里放着大米和各种豆,竹筐里则堆着土豆、红薯、大白菜、葫芦瓜什么的……

关海芙心想:这些都是谢礼?来找老太婆梳头的,都要带谢礼?可刚才她没有给知青站的人带礼物。算了不给了,那几个女的跟废物一样,手笨得要死还差点儿把她的头发都给薅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