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稍肥一章(第2/3页)

乌智心里同样为张瑚难过,但却拉了一下德伍的衣袖,示意他慎言,既然淳郡王的人都已说那几个传教士不好抓获,若是让弘晖阿哥执着于此事上,只怕会是一无所获。

弘晖听了德伍的话后,脸上神情并未流露丝毫,而是平静看着这德伍与乌智,“这件事我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乌智与德伍对视一眼,他们很好奇弘晖阿哥打算如何做,但是看着弘晖此刻的脸色,他们识趣地没有问出声。

眼下除了海南的事情外,还有一事要解决,弘晖原本打算在山东与京师两地之间修铁路,但是这折子却被康熙给驳回,这正是当时那小太监口中的第一个不太好消息。

若是两地之间安排上铁路,那不仅仅是在运输货物上极其方便,甚至在军事上也有着特殊的作用,不管是运送粮草,还是部队调遣都堪称是神速,而其中还有许多好处是如今都无法看到的。

但是弘晖的折子递上去后,康熙与朝臣们商讨后,却认为若要修这铁路,不仅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工程量极大耗资巨多,而且这铁路可能还会侵占百姓们的良田与屋舍,可谓是劳财伤民,甚至京中众人更害怕的是,这修建铁路是否会破坏大清的风水,影响如今的国运。

弘晖在听过小太监说出这些顾虑时,心里一梗,这些人看似是在体恤民情,但其实只是思想守旧固封,还拿风水做借口,实则目光短浅,若是能将铁路修成,那将会是于国于民都有巨大好处,弘晖他想要办实物,将来肯定不能仅仅就局限于京中之地,而是要来返在周边各个省地,甚至还要让全国范围内的货物都流通起来,那铁路就非常有必要。

不过康熙他们考虑的一点也有些道理,想要修铁路,那肯定是为侵占田地,其实不仅仅是修路会占地,这次的石头开发不也同样如此吗,有些油田是生在田地之下,弘晖当初让人给了不少钱财给田主这才将油田拿下。

而若是想要修铁路,那将来是肯定要拿不少银子来安抚百姓,而这也与康熙他们不情愿修路有关,他们见不到这修铁路的好处,却还要户部掏出不少的银子来抚民,这对他们来说根本就划不来。

弘晖默默在心底算了一下如今户部的银子,觉得朝廷可以毫不费力拿得出来,所以钱财不是问题,还是要先考虑难度,想要修铁路,按对钢铁的需求极大,只怕以如今的炼钢厂根本就生产不出这么多的钢铁材料,所以必须扩大如今的炼钢厂规模。

既然他们已经将钢铁生产出,那就该加大生产,让钢铁出现在更多的领域,从而能造福更多的人。

所以弘晖打算回头就进行扩招人手,幸好这山东也是个人口大省,家家户户都有不少汉子们等着张嘴吃饭,想要招人手不是难事。

但除了要解决钢铁的事外,最难的估计就是逢山开路,需要用到大量的炸药,而这对如今的朝廷来说,有不少的难度。

清朝是有火药的,但是此物是严禁百姓们来生产、接触,而是掌握在火药局手中,被严格管制起来,虽然清朝有着火药,但是对其重视程度并不高,尤其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当初他们靠着铁骑就能从前明手里抢下江山,故而对着火药兴致不大,觉得它完全比不上铁骑厉害。

其实他们的想法算不得错,弘晖因为自己心里的那点念想,特地跑去火药局了解过相关情况,如今火药局生产出来的火药威力十分有限,它主要呈现出来的是爆燃,会产生高温或是高压气体,这样的状态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是伤害力不够强。

而弘晖若是想要逢山开路,光凭这火药是远不够的,必须有炸药才行,与前者相比,炸药能轰炸,从而有爆破能力,将山体破开。

只要将这炸药生产出来,那想要修铁路的难度就大大缩小了,而且还节省了不少财力,这样再想去找康熙来商讨此事可行性就强多了。

不仅如此,弘晖还打算要将这修路的好处尽数列举出来,尤其是在铁路开通后,这山东将可以开发出一个新的工坊群,而比起如今差不多已经固形的京师,这山东尚未开发多少,若是开通铁路,那京中百官可在此大有可为。

弘晖此举,就相当于是在山东这块利益蛋糕上直接切割了一大块给京中那些人,德伍听了他的分析一脸肉痛,“京中那些大臣们已经从您这儿拿去那么多好处,如今阿哥您还许给他们这么多……”

就连乌智也有些担忧地看着弘晖,他不像德伍那样心疼钱财,而是担心将那些人的心思养大后不好处理,到时候会造成尾大不掉。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纵观前朝历代的史事,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甚至在盛唐时多世家,那些强盛的世家甚至让皇室都要退避几分,乌智担心弘晖这样纵着那些京中百官,很可能就会养出一批世家豪族来,到时候反而成了钳制他们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