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万字)(第2/7页)

更过分的是,高二一班同学们听两人讨论题的时候,听的一头雾水好不好?

因为,两人说的题目就不是他们的教学范围内的东西,好像是数学竞赛的题型。

倒是靳松听得挺有兴趣,还凑过来三个人一块讨论。

啊,果然学霸的世界,是他们不配惹!

一中老师办公室,也同样来了一位新人。

蒋棋,数学界名人,之前带出好几个学生都曾经代表国家队参赛,就算没拿到金牌也拿到了了银牌。

蒋棋,今年五十五岁,原来在京大任职,如今退休回老家养老,这刚一回来就被一中请过来了。

蒋棋虽然五十多了,一辈子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这次听说一中这一批有几个好苗子,他还是非常乐意过来上课的。

反正养老,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过来上上课,挺好。

傍晚——

“走走走,咱们一块去三号楼那边,你们刚来不认路,我虽然也没来多长时间,但是这儿我比你们熟,跟我走,没问题。”靳松一边说话一边走着。

苏茶和沈砚也很疑惑,短短一天时间不到,靳松怎么就一副和他们关系忒好的样子?

自来熟,说的怕就是靳松这人了。

几分钟之后,三人一起到了三号楼。

这次一中进入复赛的有七个人,加上苏茶和沈砚一共就九个人上课。

靳松一进教室立即就有人过来打招呼,另外几个人也都是一班的学生,苏茶和沈砚今天也都见过了。

一群人在一块说这话,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说起话来共同话题挺多的,气氛倒是一下便热络了起来。

六点五十分,一道身影走进教室来。

九个同学看过去,进来的人头发花白,身材微微发胖,看上去是挺和蔼的一个老人家。

不过这时候来这儿的,用脚趾头也知道肯定是老师来上课的。

果然,老人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转身,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蒋棋。

笔锋凌厉,磅礴大气。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蒋棋,你们这堂课的老师。”蒋棋说话的同时也不动声色打量下边的九个孩子。

“既然是相互认识,那么下面点个名,也认识一下你们。”

蒋棋说完话,拿起一份表格,开口喊:“靳松。”

“到。”

“杨梅。”

“到。”

……

“苏茶。”

“到。”

“最后一个,沈砚。”

“到。”

点完名,蒋棋放下手中的东西。

”好了,咱们的相互认识就到这儿了,接下来还有时间咱们可以慢慢认识,接下来,我出两道题,同学们做一做。”

蒋棋说完话,转身拿着粉笔开始在黑板上出题。

底下同学们也是盯着黑板,不一会儿,蒋棋就书写了大半块黑板。

画图,写字,给出的已知条件。

待蒋棋停下手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看完题目了。

就,感觉有点儿难啊。

不,是很难。

这题目,和他们之前刷的那些题,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啊。

该说不愧是蒋教授,一出手就让他们都没得玩了。

别说其他人,就连靳松沈砚还有苏茶看着这道题都郑重了起来。

这道题,看着是一道简单的题,可是却很多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里,而且需要套用公式,计算部分太多。

要做这道题,仅仅是计算部分就够他们吃一壶了。

所以这就便宜苏茶了,当其他人还在拼命计算的时候,苏茶不用动笔,在脑子里推算就行。

但是计算庞大,就算是不动手,动脑子也是需要时间的。

当其他同学都在埋头计算,苏茶一个人不动手这就很容易引起关注了,遂,讲台上蒋棋的视线就落在了苏茶身上。

都是年轻气盛的小孩儿,蒋棋今个儿就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以为自个儿聪明就盲目自信。

这道题,是前年比赛的题目,当时做出这道题的人都拿了那一届的金牌。

如今这两年比赛的题目难度愈加增加了,当初拿金牌的题目,如今都不是压轴题了。

蒋棋观察了苏茶好一会儿,发现小姑娘确实没有动手,这就有趣了。

是天赋异禀还是干脆放弃了?

就在这时候,苏茶拿起了她搁在桌上的钢笔,开始解题。

看到苏茶的动作,蒋棋眸光一亮,缓缓迈步离开了讲台,逐渐靠近埋头答题的苏茶。

低头认真答题的苏茶没有感觉到有人靠近她,这会儿她正沉浸在答题的乐趣中。

刷刷刷,写写写,苏茶手上钢笔动作飞快。

恰巧这时候来到苏茶身侧的蒋棋视线落在苏茶的本子上,看到苏茶答题速度时候蒋棋控制不住被吸引了。

这速度,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