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十八周岁 三更合一(第2/7页)

上辈子没有考上大学,一直给人做司机,干一个进去一个领导号称“扫把星”的小王,这辈子也没有走上辈子的路,反而是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他考上了师范学院。

同样一个上辈子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熊灿烂,虽然成绩是真的不行,但是他却靠着体育生的身份,也考上了大学,他跟小王是一个学校,他读的是师范学校的体育学。

除了他们,小桃子和小佳都还是去学医了;蒋寒还是去学法律了;小白还是如同上一辈子读了人民大学;苏萌还是去读了服装设计。

他们都跟上辈子没有变化,学的专业没有变化,有变化的是学校。

如果说有变化,那么有变化的是甜宝,上辈子她也没有读高中,而是读了职高后来学厨师,这辈子虽然也很想做一个全国知名的大厨师,但是她还是考上了大学,出人意料,她学的是酒店管理。

不过她自己倒是不觉得出人意料,毕竟,她不能不读大学直接去读新东方吧。

既然又重来一次的机会,她还想学点东西的。

另外两个有变化的就是崔家兄妹了。

上一辈子,崔风做了片警儿,崔雨开了店。

但是这辈子,崔风没有去读公安大学,反而是考上了清华,成为了季淮和雪宝的校友。他甚至跟雪宝同系同班;而崔雨则是去学了传媒。

大家好像跟上辈子不一样了,但是又收到了上辈子的影响。

但是这些孩子无一例外,还真是都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这倒不是专门为了奔着雪宝去的,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考虑的,他们能去大一点的城市,那自然想努力一下的。像是小王吧,他其实本来是想考本地的学校,留在父母的身边的。

但是他爸妈可不同意,当家长的,希望的是孩子能够出息,在他们这代人心里,能去首都读书,就是比留在沈城读书好。同样这样想的还有孔甜甜的外公外婆。

虽然这件事儿是她提议的,但是她后来又反悔了,不想离开外公外婆,也是老人家坚持,她才报了首都的学校。

他们的养子不争气,女儿靠不住,这些年就是跟外孙女儿相依为命,可是他们不是能阻拦孙女儿前途的人。孔甜甜的外公倒是语重心长的跟她说:“你去首都读书,等你读好了在首都扎根,也接我们老两口去看一看。”

就冲这个话,孔甜甜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的表现,闯出一番成绩,可以让外公和外婆过上好日子。

这一年,大家都十八周岁,也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虽然大家初中开始就没有全是一个班,但是还是整天混在一起,就连去首都都是商量好了一起走。

虽说有的学校开学早,有的学校开学晚,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大家一起出发。

像是熊灿烂就是开学比较晚,他倒是无所谓的说:“没事儿,还没开学我就在雪宝家混日子呗。”

容叔叔现在生意做的特别大,除了暖洋洋,他现在还搞一些投资,不过不怎么参与管理。

当然,实体生意他也没落下,他们的暖洋洋都有好几个代工厂,他本人也基本留在首都那边,但是这边的厂子,他爸还是在的,李海叔现在是厂长,他爸是副厂长。

他家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吃不饱的时候了,家里条件相当不错。

熊灿烂打算去雪宝家混日子,熊二倒是羡慕,说:“哎,我也想去跟你容叔一起喝一杯,可惜这边死忙死忙的。”

几年前,他们这边动迁,容家栋本来想置换,但是因为谈得不太合适,最后容家栋放弃了置换,选择了赔偿金,含泪拿钱!

他们的厂子现在是在城郊,不过面积比以前大了不少。

毕竟,小了也不够用。

他们这边已经扩大生产了。

当然,现在单独做毛线已经不行了,以前的时候好像家家户户都要买毛线织毛衣,但是这几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大家都买现成的。不过他们毛线厂的收入没有变差,反而是一样的好。

他们这边这个总厂主要还是做毛线以及高端羊绒衫,他们暖洋洋还有几个代工厂是做羊毛衫以及次一级的羊绒衫,因为这个改变,倒是让他们仍旧发展起来。没有落后下去。

因为他现在把一些业务搬到了首都,所以这边生产上的事情,还是要他们在这边的管理人员主抓。熊二自然是忙极了。他惆怅:“万万没想到我竟然也有一天还是事业型儿。”

熊灿烂懒得跟他爸说有的没的,他说:“那什么,我去孙元家哈,你自己惆怅吧你。”

孙元家当年是夫妻双双下岗,家里日子一下子就不行了,孙元爸爸不好意思,孙元妈妈强撑着不好意思,来找了容家栋,夫妻俩在他们厂子里找了一份工作,日子倒是很快的接了下来,又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