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第2/2页)

“英国公在金陵期间,时常与我外祖父共赏镇压逆贼之事,此事先帝曾多次提及,甚至擢升我母妃为淑妃的旨意,也曾提到过因我外祖父平乱有功继而加封......”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后来随着萧清朗的母妃被废,金陵刘家也再不复从前,最后人口凋敝衰败了下来。

最初的时候,萧清朗因担心被先帝忌惮,所以只做冷清冷心状并未查探过外祖父家中的事情。直到他得了先帝的看重之后,才趁着外出办案的机会暗中派人寻找,却发现自外祖父过世之后,刘家人就彻底从金陵府消失了,至今寻不到踪迹。

谈及此处的时候,萧清朗的语气明显肃然起来,听得出他对此事也抱有极大的怀疑。

“后来我曾在三法司遍寻当时谋逆案的卷宗,可是无论是金陵府上报的还是大理寺批复的卷宗,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如此,使得那件案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拼凑齐全。”

正常情况下,一个案子就如同拼图一般,时间任务地点证人证物跟证言应该都是齐全的。可是偏生那个本该是案情最明朗的谋逆案,出现了许多偏差。

就在二人陷入沉思的时候,就见有衙役匆忙前来求见,说是萧清朗让追查的点心师傅家中失火......

“王爷,周记那边的事情出了偏差。本来按着王爷的吩咐,司空大人查到了点心师傅朱能,并将其押回了刑部大牢审问。可是在审问后,才知道,原来周记最近推出的荔枝糕并非是他亲自做的,因为他右手受了伤,又不愿丢了差事,所以就让其侄子朱三每日帮他采买并按着秘方制作点心。”

“至于从他家中搜出的官银,他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他怀疑,那是朱三带去的,因为吃了酒丢在酒桌下边的。”

“司空大人知道除了岔子,当即就让人去捉拿朱三了。却不成想刚到朱家门口就发现他家院子里着了火。等街坊四邻将火扑灭的时候,那朱三的屋子已经被焚烧殆尽,只留下一具烧焦的尸体了。”

萧清朗跟许楚对视一眼,心里皆是一凛,此事倒是像极了当初锦州城自尽的张牢头自缢之事,以一人的死切断他们追查的线索,还真是那人最常用的手段。

只是张牢头之所以自缢,是因为那幕后之人以其侄子为要挟。那朱三呢?

“先去一趟现场。”萧清朗敛袖起身,看了一眼许楚说道,“如今需要确定,朱三之死是意外还是人为。”

这件案子牵扯越发深了,就如同一张弥天大网仅仅的将京城跟大周笼罩着。而朱三,或许就只是这张大网里的一条小虾米,又或者......会是瓦解这张大网一个结......

就如同萧清朗跟许楚都坚信,天下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一般,只要朱三是被人灭口的,那凶手一定逃不掉。而要抓到凶手,那这件案子的线索就依旧能续得上,至少那个欲要让萧清朗跟她入局,并且陷入幻觉的幕后黑手,就会越发的藏不住身影。

在马车上,许楚眉头紧锁,沉默良久才说道:“王爷是否能猜到那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此大费周章,说是挑衅,又好像故意透露当年金陵府的事情。

萧清朗见许楚相问,略作思索说道:“此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若是联系上那人的性情,或许也并非没有解释。”

“我记得小楚曾经推测过,那人性子自负且自大。对于那般性子的人,让他遮掩身份抹去姓名谋划如锦州城那般的大案,我想应该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引我们入局,或许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也是为了让我们输上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