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页)

妖怪传说:

传闻中,菅原星罗因天资聪慧受到安倍晴明的赞赏和信任,但实质上却暗中挑拨三位大阴阳师的关系,致使在随后的一次阴阳祭中安倍晴明对芦屋道满产生不满,两人比斗过后道满不敌,离开平安京。

随后又用妖术迷惑并操控了当时的大阴阳师麻仓叶王,幸好当时麻仓家的仆人产生疑问及时通报了当时的天皇,虽没有造成损伤,但也直接致使麻仓叶王被烧死在自家宅院。

而其后,又赴往安倍晴明的家宅,以语言迷惑他,以妖术催眠他,让安倍晴明沉浸在为友人的死亡中,悲伤不已,趁其在心神失守之时下手击杀了安倍晴明。

而后追赶过来的看守说破了菅原星罗妖怪的身份,致使妖怪大怒,化身成巨大的狐妖祸乱平安京,召集数千妖怪占据了平安京的一角,引动结界笼罩住平安京企图侵占此地,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动乱。

上天看不过妖怪引发的暴行,随后派遣七位福神下凡讨伐妖怪,学问之神菅原道真听闻有妖怪借自己后代的名义做出如此举动,同样怒不可遏一同下凡讨伐妖怪,经过三日大战,狐妖伏诛,群妖尽散。

不过也有野史上记载,九尾狐妖是一种不会死的妖怪,会在地狱中再度回归,他曾在伏诛之前同他的手下说:待吾之归乎(等待我的回归吧)。

阴阳师们害怕他再次回归引发动乱,随即将他的尸首封印在当时被妖怪一度占据的高楼,为了镇压狐妖的怨气又将其改成了佛寺,也就是后来的摘星寺(原名摘星楼)。注

里陶看完了这段,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实在是太生草了。

不是……

怎会如此。

虽然他已经做好了传说被瞎几把乱改的准备,毕竟过了一千年,谁知道这其中会有多少波折,不过看到的时候开始震惊了。

不过关于最后一战的事情倒是差不多相同,当然其中略过了很多具体细节,比如攻破了阴阳寮的事情,把所有神社佛寺都打了一遍的事情,这倒是可以理解,谁会给妖怪吹他的丰功伟绩啊,最后一战事实基本相同也不错了。

至于前面嘛……既然是妖怪肯定是以反面形象出现的,里陶也早就做好被黑了准备了。

看完了官方的传说,里陶开始具体寻找一些野史,他不太清楚过了一千年到底有没有留下说书人的痕迹,但如果有,只有可能是在野史或者一些文学创作里,毕竟他就是宁愿死都要创作出故事的妖怪。

顺便一提这是狐生星罗告诉他的,平安京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是共享情报,顺便也包括和说书人的约定。

这一找,还真让里陶找到了一些痕迹。

和写在雅虎上的官方传说不同,野史的有好几个版本,其中就有比较贴近当时真实的事迹,把狐生星罗是如何开启那黑暗的三日描述的非常清楚,而且更绝的是采用的不是人类的视角,而是代入的妖怪视角,从妖怪这边看来,这个传说完全就是悲壮的史诗了,吹得让里陶这个半当事人都忍不住脸红,这个版本流传的也是最广的。

这么能写,怎么不去写小说呢。这是里陶看到版本的第一反应。

然后之后,他哭笑不得地发现居然还真的有小说的版本。

写于平安时期末期的《妖狐传》,作者不祥,参考的正是野史版本的狐妖传说,或者说相当于传说的扩写,全程代入的是妖怪视角,以一个小妖怪的视角完善描述从初来平安京、被狐妖解救,到黑暗三日的过程。

因为其独特的视角,对平安京风情的真实体现,以及精彩的故事,据说在当时还挺火的,流传到今天已经改版到好几个名字,比如《妖狐物语》《平安京狐妖传》之类,同样是“传奇物语”流派的代表作品,《竹取物语》之后最有名的物语系列。

在里陶这个当事人眼里这个作者的身份呼之欲出。

真的很努力啊,说书人。

里陶抱着微妙的心思继续找,同样找到了好几本原本的世界里没有的妖怪文学著作,比如《百妖绘图》《妖怪习性》之类。

上面记载的基本都是真实的,后者甚至可以说是妖怪里的百科全书,时间跨度从平安时期到后来的江户时代,因此被文学界认定应该有很多个学者续作。

当然作者什么的依然不祥,里陶感叹,说书人真的是把他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就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妖怪习性》最后一次时间跨度到江户时代,就再也没有更新,再有人写上续作在里陶看来也大多是胡编乱造,应该只是普通的学者。

最后是衍生文学方面。

众所周知,平安京那段历史是日本人最喜欢用来搞二次创作的东西,尤其是妖怪有关的传说,玉藻前已经有了好几个版本了,而狐生星罗这个比玉藻前还要早出现的狐妖自然不能被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