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无标题 第二更(第2/2页)

陈母看过照片,觉得那简直是太漂亮,起码儿子不会天天念叨着“苗苗”,她自己也打听过,方家一点都不好惹,欣然同意五千块彩礼。

他们老陈家不缺钱。

一个叫岩香的姑娘很快被送到陈家,十八岁的姑娘,寨子里的一朵花,水灵灵的,就是不大会说汉话,只能手脚比划。

但陈母觉得不会说才好,最好也不要出门,还没办礼,就怕这个儿媳妇守不住。

陈家倒是大摇大摆地还办婚礼,请帖发到方家,赵秀云都吓一跳说:“陈邦正这样怎么结婚?”

诚然,她在乡下没少听说这样的事,甭管你是哪儿有问题,传宗接代是第一要事,可沪市又不一样,尤其是现在还鼓励“优生优育”,大街上都刷着标语。

她也不是多管闲事,心里到底觉得哪里不对劲,只多打听几句,就知道新娘子是被高彩礼送进陈家门的。

这种事,自古以来都很多,不是家家都心疼女儿,总有人是奔着钱去的。

按说这种情况街道肯定是要多问一句的,毕竟严防拐卖妇女,但岩香的娘家人也在,虽然沟通上有问题,但人家确实是自愿的没错,也就没法管。

赵秀云心里很是生气,也说不清楚是对谁,婚礼那天特意想去看看。

陈家排场挺大的,看得出来陈邦正对新娘子是很满意,拉着她的手不放,宾客嘴上说“恭喜”,眼神传达的可都不是这个意思。

赵秀云只认真看新娘,身上脸上没有伤,穿着崭新的红衣服,大概是听不懂客人说话,表情有些迷茫,不过始终挂着笑。

要是被逼的,她兴许还会报公安,可这又不是,她只能叹口气走了。

但就在第二天,沪市发生了一件大案子。

陈家刚刚进门的新媳妇和娘家人不翼而飞,包括他家里藏着的金银若干和十万块钱现金——里面包括即将要给工人的工资,和欠工厂的原料钱。

眼看严打刚结束,又来一件这么大的恶□□件,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全市公安几乎是挖地三尺的搜索,连公安学校都动员起来,方海又一次被抓壮丁,开始早出晚归。

要不是那里头有很多人的血汗钱,赵秀云心里莫名想叫一声好。

方海和郑大会这个公安局长打配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很快断定这是一伙惯犯,不然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

可沪市这些年没有相似的案子,如果是骗婚骗钱的话,一般都是在落后地区多些。

他们找准方向,发下去协查通报,反复筛查后确定是有这么一伙人,在全国各地累积作案十几起,但真实身份成谜。

现在各方面技术都有限,甚至很多农村地区到孩子十来岁都没去上户口,流动人口到处都有,通缉令发下去,一时半会没有消息。

陈家是急得团团转,毕竟拖欠工资工人肯定不干,原材料也买不到,只能耽误生产,不出货就没法供应,又得赔客户违约金,只能先变卖家里值钱的大件,什么冰箱电视机的,眼看都快卖上房子了,方海那边终于有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