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烤鸭 第二更(第2/2页)

这次来参加决赛的人有三个,全是女孩子,教育局派出的带队人也是位三十左右的女老师,据说小时候在首都住过一段时间。

他们买的火车是今天下午到,明天早上去抽签,下午休息,后天就是比赛日,比完马上能出结果,大后天早上颁奖仪式,下午就回沪市,时间安排得可紧凑了。

禾儿这一阵子和另外两个女生熟悉许多,说:“思静她们肯定没功夫去吃烤鸭,我待会给她们带一只吧。”

请注意,说的是“我”,她也知道叫父母花这个钱不合适,但凡是说“我”,都得从自己腰包掏出来。

方海显然没跟上大女儿的步伐,奇怪问道:“不是想跟王思静争第一吗?”

有两回看她们俩争题目谁对谁错,争得脸红脖子粗,只差没打起来,还以为是不对盘呢。

第一,当然是要争的,但不妨碍禾儿觉得王思静是个很好的人,说:“我们也是好朋友啊。”

这才认识多久,就是好朋友了。

方海想起她小时候跟王月婷别苗头的样子,怀疑这孩子一天到晚的就是爱跟能吵架的人做好朋友,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癖,别将来也找个这样的对象,指定永无宁日。

赵秀云没他想得多,说:“行啊,那现在去吃吧。”

来首都,当然得吃烤鸭。

要按鸭子来说,一只卖八块指定过分,可吃到嘴里就知道,一点不冤大头。

禾儿吃完还意犹未尽,说:“能再要半只吗?”

也不怕给撑着,赵秀云摸她肚子说:“还没饱?”

要知道,不单点的烤鸭,还有炒菜,她可是吃掉一整碗冒尖饭,最近又不怎么长个子,怎么饭量这么见长啊。

“七八分吧。”

赵秀云从不肯叫孩子饿着,眼见日子越来越好,又不是闹灾荒,他们这代人,能吃饱饭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爽快说:“点吧。”

别看半只鸭分量好像不大,够填得肚子满满当当的了。

苗苗咬着剩下的几个荷叶饼,怎么看怎么可怜。

做妈的不忍心,问:“你是不是也没吃饱?再给你点一个?”

“吃饱了,饼好吃。”

说来奇怪,苗苗打小就爱吃白馒头,包子这些的都不太喜欢,这会人家是吃鸭肉,她也是专拣饼吃。

赵秀云尝一口,说:“没味道啊。”

白馒头还是甜的,这个荷叶饼简直是淡然无味。

苗苗喜欢的就是没味道,把剩下几个饼用油纸包好说:“我晚上吃。”

还安排得挺好。

方海一向爱吃味道重的东西,更是不解说:“这有什么好吃的?”

苗苗宝贝一样把饼放进自己的小挎包里,说:“就是好吃。”

其实纯白面的东西,要换他在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打破头都有人抢着吃,但自家两个,别的不说,嘴巴着实没短过,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家里吃肉、吃大米饭都成家常便饭,对她们来说能有什么好稀罕的,简直是匪夷所思。

不过他尊重孩子的口味,说:“行,那走吧。”

禾儿谴责地看向爸爸,说:“我的烤鸭还没好呢。”

方海差点都给忘,坐下来说:“对不起对不起,爸爸给忘了。”

禾儿“哼”一声不说话,眼巴巴盯着服务员的方向。

等拿到手,一家四口才去买单。

赵秀云看账单,说:“后头这只烤鸭分开付。”

禾儿忙不迭举着自己的小钱包说:“我付我付。”

这要是大人来,都不富裕凑着付钱的,收银见过,但一家四口,妈妈跟女儿还分开的是头一回,说:“哟,您这一家还吃两家饭啊。”

赵秀云笑着解释说:“她要请同学吃,我不管的。”

“这么大就请同学吃烤鸭啊?”

这只还大些,得九块钱,小姑娘家家还挺阔,勤俭些的人家够一个孩子一个月的吃喝了。

赵秀云也没多说,其实这钱都是禾儿自己挣的,她年头年尾没少忙,这些年下来算是攒下好几百。

禾儿倒是有心为自己说两句,想想没必要,说:“阿姨,九块钱给您。”

赵秀云也付完一家四口的份,这才掀帘子出去。

风一吹,想再缩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