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棉花糖 第一更(第2/2页)

但凡人多,赵秀云赶紧把钱包给男人,说:“你拿着。”

方海放好,夫妻俩一块往里挤,一个挑,一个提东西,就是付钱的时候格外不方便。

他们来得不能算太早,也不晚,大部分肉菜都是买得到。

赵秀云买菜也不忘别的,眼睛扫过去说:“价格比菜站肉站贵一点,但是不收票啊。”

冬天新鲜菜供应少,有时候也得凭票买。

这又是新现象,值得写一写,赵秀云心里把初稿都打好。

她在做民生新闻上格外有一套,一位老教授特意夸过,说:“新闻不是脱离大众,是为群众发声才对。”

为此方海曾经很不解,在他的概念里,不说打仗还是别的,起码得是大事才能上新闻吧。

不过他但凡不懂的事情,自己就归结于“大学生都是这样的吧”,也不用人解释,就能圆过来。在他这儿,“大学生”三个字好像能把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偶尔也有意外的时候。

好比现在,赵秀云盯着棉花糖,说:“好多年没见过卖这个。”

小炉子一转,香甜的气味散开,虽说是大早上,孩子还是有几个,纷纷慷慨解囊,掏出五分钱换来一大根。

方海看她的眼神停留,说:“要吃吗?要的话我去买。”

赵秀云肩膀耷拉下来,说:”你见哪个大人吃这个啊。“

大人吃这些,好像意味着嘴馋等所有不好的意味,多多少少有点丢人。

方海倒不是脸皮厚,想想说:“咱俩一块吃,不就两个了。”

两个还是一家,万一见哪个熟人,传出去就变“老方夫妻俩,三十好几的人了,居然还蹲在外头吃棉花糖”。

赵秀云光想就觉得尴尬,说:“算了算了。”

语气很是怅然,她上回吃是多大?反正不超过十岁。

都这样了,方海心想,今天就是吃他的肉也得吃啊,难得强势起来说:“等着,我去买。”

大步跨出去,也不知道是兜里有钱还是怎么着,那叫一个腰板直。

赵秀云看着地上的东西,原地不动。

方海这个头,在买棉花糖的人里有些显眼,不过偶尔也有家长来给孩子买。

卖的人搭话说:“大早上带孩子出门啊?”

方海居然回过头看一眼自己的“孩子”,说:“对啊。”

心里越想越好笑。

不过他常年是肃着一张脸,这性格不是天生的,毕竟部队不兴嬉皮笑脸那一套,带兵又得压得住手底下人才行。

久而久之就成这样,也只有在家里人面前才是另一副样子。

赵秀云远远看他的样子,心想再往前一百年,这人兴许该是什么绿林好汉,偏偏这会手上两根棉花糖,让她的心也踩在糖上面一样,软得没有着落点。

不过高兴归高兴,吃的时候还是多少尴尬。

棉花糖是沾口水就化得快,卖的人又实在,蓬得比脸都大。

赵秀云吃着吃着,脸边难免沾上。

方海要帮她擦一下,自己手上那个风一吹,轻飘飘落到地上。

两个人都是一愣,赵秀云忽然嘎嘎乐,自己笑半天才说:“我头回吃棉花糖,也掉地上了。”

当时给她哭的,从公社到大队都没停下。

方海心疼地看着,心想媳妇要是不在,他估计就捡起来吃了,但现在他怕挨骂,只能看。

还是大街上,纠察的人已经在看这对夫妻,赵秀云也不好分他吃,三两口解决掉,说:“回吧回吧,回去给你炸馒头蘸蜂蜜吃。”

方海爱吃甜的,应声站起来说:“吃两个啊。”

打他的牙补过,赵秀云盯他也盯得厉害,小时候亏过嘴,有点条件总是想吃,论家里零嘴,他现在吃得可不比孩子可怜。

可是有时候想说他,又觉得可怜。

想着是大过年,赵秀云还是说:“行,反正吃坏的是你的牙。”

方海嘿嘿笑,心想牙疼也得把今天的份吃了啊。

他有时候看着也是跟孩子一样。

赵秀云不由得想,怎么自己两个越活越过去的样子,人家不是都说年纪越大越稳重吗?

她以前是这样的人吗?赵秀云看方海一眼,心里说,这个人以前也不这样。

但他们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