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7页)

脑海中一想起“科举”二字,嬴月顿时间便觉得神思一片清明,于是派人将所有人一并集合。

坐在主位上的美貌少女开口道:“我准备开设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填补雍州各郡官员职位空缺。”

科举考试。

这应当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来填充官府之中空缺位置的法子了,而且这样的选拔官吏的方式,相对于只要有裙带关系便能够混水摸鱼的举荐制,科举是能够真正选出有着真才实学的人的。

而至于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在此之前大家没有一个人想到,来向嬴月建议举办科举选人,这就是一个思想观念和习惯的问题了,毕竟在荀彧他们的世界之中是唯独实行察举制,根本不存在科举这种东西。

而嬴月的世界之中也是察举制占据主体地位,科举考试也不是每一个郡都会有,许多考生想要考试都只能够去别的郡参加,北地郡这边便是不存在这种东西,所以想不到这仿佛根本不存在般的东西,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而听到小姑娘提起有些很是陌生的“科举”二字,果不其然谋士们都是先是一怔,而后思忖片刻才反应过来自家主公说的是什么东西。

甚至临时被抓到官府来当几天壮丁的发明家夫妇根本就是在今天才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大脑直接呈现掉线状态。

而后率先反应过来科举为何物的荀彧开口问道:“主公是要举办院试还是乡试?”

院试是郡级考试,由一地郡守进行筹办,同时也是在科举四级考试之中唯一的一个没有门槛的考试,凡是读书之人皆可报考。

而乡试则是州级,由一地州牧负责举行,想要参考的条件便是首先通过院试,成为秀才,方能够得到乡试的敲门砖。

听到荀彧这么问,嬴月回道:“我想一起举办。在结束院试,出了成绩之后,便紧接着再考乡试。”

“如此的话,无论是想考秀才的,还是想考举人的,都相互不影响。而乡试跟在院试之后,也是给今年刚刚考上秀才的学子们一个直考举人的机会。”

听到自家主公的这句,脑海中想了一下,科举考试要经历的时长,于是不知郭嘉不禁摇了摇脑袋,有些感叹的说了句,“连着两场几天几夜的考试啊……要是把我扔上去,恐怕试题还没有答多少,首先身体就直接吃不消了。”

这种高强度的考试,对他这种体质孱弱的青年来说,真的可以说是非常不友好了。

一句话音落下,旁边戏志才不由得赞同的点点头,表示道:“还好大汉不是这样。”

对于他俩这样的身体来说,这不叫考试,而是叫要命。

而看着他们两个的反应,嬴月则是弯了弯那双漂亮的丹凤眼,绵软的说着:“但是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察举啊。奉孝和志才这般才能的人,定然不会被埋没。”

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因为他们生而耀眼。

随后贾诩忽然间问了句,“主公预备在哪个郡进行院试于乡试?”

听到这一句,嬴月道:“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此前雍州这边的乡试都是设立在西河郡,甚至有些时候院试也只会在西河郡这一个郡举办。”

毕竟从名义上来讲,西河郡是雍州地带聚集了书生最多,学习风气最为浓厚的地方。所以即便是只有州牧才有权限举行的乡试,也被安排在这里。只是——

“不过安排在西河郡是以前的雍州牧的习惯,如今既然是我来举办的话,”嬴月侧了侧头,明明是很可爱的动作,但是无端却带出一种显得有些摄人的气势,“那自然是在北地郡了。”

嬴月当初在拿下雍州全境之后,连原本的雍州牧的州牧府所在的金城郡都没有搬去,而坚持选择留在一直以来的北地郡,如今有什么要做的事情自然也都是安排在北地郡进行。

便是不在北地郡,她也不可能仍然保持从前的雍州牧在西河郡举行院试和乡试的传统。

——虽然说所谓文人造反,三年不成,西河郡的那些酸腐书生们便是跳的再高,也对她造不成什么影响。

反而他们在西河郡蹦跶的越欢,还会引来百姓们的反感,继而反向使得百姓们对她产生怜爱。

……毕竟她可没做过什么对不住百姓们的事。尤其在蝗灾之后,因为她此前下令提前进行秋收的缘故,在新得到的几个郡的百姓们心中都大大的提升了一下好感度。

但是这些酸腐书生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每天无所事事,便是一些穷的也自持读书人身份觉得自己矜贵不去找些贴补家用的工作来做,只会一群人大批聚在一起“指点江山”,妨碍到一些百姓们的生意,在部分百姓眼中这些人那可不是一般的有碍市容。

但即便他们产生不出什么影响,但放在那里跳着,总归是有碍观瞻,辣眼睛的很。所以嬴月可不想把举办科举的地方放在西河郡,让那群普通而又自信,且心比天高的酸腐书生们觉得雍州之地的学术方面就离不开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