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靠近(第2/5页)

霍云蔚躬身捧了一张麻纸上前,皇帝扫了一眼,道:“很好!”他紧盯着,反正官员都在这里,一个一个该签名同意的都签名,本有封驳之权的官员也在紧盯之下通过了这道诏书。

最后,皇帝说:“天不早了,诸位爱卿劳累了一天,就在宫中休息吧。”前朝都是各部办公的地方,值房有的是!宫里多做点夜宵晚饭,明天早饭他都管了,明天一早就把这道旨意给落实了,谁都别想趁今晚串连、再生事端!

说完,皇帝起身离开,走到一半又转过身,对公孙佳道:“你楞着做甚?”

公孙佳道:“哦,我还慈圣宫偏殿那儿住着?”

皇帝他娘还活着的时候对公孙佳就挺不错的,非但给她抢舍利子,慈圣宫偏殿还有公孙佳一间屋子,住得不多,但是带进宫来的时候但凡要歇息,那就是公孙佳落脚的地方。

皇帝道:“先见皇后!住到人家里,不问候女主人吗?”

“是。”

~~~~~~~~~~~~~~~~~~

皇帝离开了,公孙佳紧跟在后面,还说了一句:“您慢点儿,我跟不上。”

太子、章昺等人陆续离开,殿上就只剩文武官员了。钟氏一脉与公孙昂旧部开心了,纪氏一脉表情阴沉,眼瞅着又要打起来。赵司徒端起宰相的身份,呼唤:“来人,将李铭父子带下去安顿。”

张禾一直留在殿下,心里早恨得不行,招呼卫士将这二人押下。

纪炳辉要拦,赵司徒对他摇摇头。

纪炳辉沉声道:“司徒,这合礼制吗?”

赵司徒也沉声回答:“司空,事莫做绝。”

不少官员已经被小宦官引去安排住宿之处,剩下的都尖起了耳朵,听这一场言语交锋。只听到赵司徒又说了一句:“无有彼事,无有此事。”就又重新开始安排布置去了,留纪炳辉徒瞪大了眼,终也带着他的那一伙人离开了。

李铭的书札说是烧了,终究令人不安,是得商量出个对策出来。纪炳辉冷静了下来,觉得自己刚才也有些鲁莽了,需要从长计议。

赵司徒也没再招呼纪炳辉,他叫上了霍云蔚、钟源,又拉上容尚书等人,打算今晚就弄个礼制的草稿出来,至少有个雏形,明天早朝好交差。

容尚书此时才说:“司徒,眼毒,手快。”

赵司徒也说:“尚书,眼快,手轻了。”

两人都无奈地摇一摇头,让公孙佳袭爵,两人内心并没有特别的赞同,情势所迫罢了。赵司徒说的是心声,没有纪炳辉作这一出,公孙佳的事,至少他不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赵司徒对硬要凑上来的钟保国道:“驸马,你有个很好的外甥女呀!”

钟保国道:“还得谢司徒主持公道。”

赵司徒道:“那是因为她自己做得好。”做得不好,既不值得赵氏在合作的时候考虑到她,也不值得赵司徒甘冒被指责的风险支持她袭爵。

不得不说公孙佳这一招破局破得非常巧。让赵司徒来干,无非是在“身份”上做文章。那样一来物议就会朝向奇怪的方向发展,最近成为一个“疑案”也未可知。到时候再传出什么“谣言”来,对公孙佳是绝对不利的!

公孙佳这么做,反而将“身份”问题给抛开了。你说是我家的?我还说是你家的呢!证据?大家的证据都一样!怎么能扣在公孙昂的头上,就不能扣在你李铭的头上?

接下来扯皮,看谁扯得过谁了。反正,这孩子不能扣公孙昂一个人头上。

他得说,这招高明!赵司徒甚至有些羡慕她能想到这个主意。

朱勋也凑了过来,身后是容逸等几人,赵司徒道:“去政事堂吧。”容逸等人本来是没资格进政事堂的,但是今天官员留宿的人多,值房做了调配,容逸算是领差事伺候笔墨,跟赵朗、李岳还有一个“宗室英者”延安郡王都被他请到了政事堂。

进了政事堂,赵司徒开宗明义:“不求今天就定礼制,我知道很难,然而我们应该有个章程。纪炳辉学识不够,总说没有先例,其实女侯史上有,稀少而已。舍人切记,诏告天下的旨意中要写明此意,不可令民间物议有非议圣上有违礼制。”

霍云蔚道:“谨遵命。”

接着是个大概的要领。

赵司徒道:“都说说吧。”

霍云蔚轻笑一声:“这个,下官倒是有些想法,容下官去取来。”

赵司徒微怔,马上说:“有劳。”

霍云蔚一礼,潇洒而去,留下几个人精面面相觑。什么叫“取来”?是已经准备好了吗?是公孙佳与霍云蔚也有什么联系了么?倒也不意外,他们都是陛下起兵时的旧人之后。

这么想着,霍云蔚已经来了,手里拿着不薄的一叠纸,先递给了赵司徒。

赵司徒接过来扫了一眼,不及说客套的话,头发先发麻。这纸张颇厚,正反面写的。这是许多人呈给皇帝的文字时才有的习惯,因为皇帝节俭。他这个节俭有点奇怪,天下的好东西他也用,从来没有说不用的,要求还挺高,但是用的时候他珍惜。厚纸,就要正反面写,以致于有些人故意用厚纸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