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橘子(第2/5页)

身体不方便的小朋友本身就心理敏感,如果再任由厂家将这方面大书特书,更不妥当。

廖初有些感动。

余渝想得确实很周到。

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福利院里的小朋友最期盼的就是过年时,相关单位和领导来例行走访。

因为会有很多好吃的,接下来几天,大家都不必担心挨饿。

但同样的,大家最怕的,也是这个。

因为跟慰问品和领导一起来的,还有无数摄像机,以及赤裸裸的审视的目光。

他们会被聚集在一起,反复教导各种陌生的套话。

有时还会有人上前,像去菜园挑选大白菜,抑或是挑选牲口一样,将他们摆弄来,摆弄去,毫无遮拦地说着:

“这孩子长得不行,换一个,要喜庆点的。”

“笑一笑,会笑吗?”

“等会儿记得鼓掌,要说谢谢XX市长,记住了吗?说一遍我听听。”

没人问过这些孩子愿不愿意出镜。

或者说根本没人在乎。

不过一群接受别人施舍的拖油瓶而已,还奢求什么权利、隐私?

那些衣着光鲜亮丽,从不知道饥饿为何物的大老爷们,面对镜头,反复摆出最“亲民”的仪态。

一遍不行,再来一遍。

而背景和参照物,就是那些临时穿上不太合身的新衣,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孤儿们……

“廖先生?”

见他怔怔出神,余渝叫了他一声,“这轮椅有什么问题吗?”

廖初缓缓吐出一口气,“没有,很好。”

都过去了。

“我本来就想着要不干脆等发了工资之后自己买一台送给她算了,”余渝笑道,“可没想到峰回路转,之前突然有个网友联系我,说他有一台轮椅用不到了,状况还十分良好,问我还需不需要?”

那个网友前年遭遇了车祸,两腿粉碎性骨折,当时医生都说恢复的几率微乎其微。

但是他不信邪,这两年来努力恢复,拼命进行康复锻炼,竟然慢慢好转了。

然后从前一个月开始,他开始练习使用拐杖。

这么一来,这台电动轮椅就闲置下来。

刚好他闲来无事逛论坛,发现了之前余渝的征集募捐帖子,想着反正轮椅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捐给有需要的人,也是积德。

他也希望自己这份劫后余生的好运能够传递下去,让得到轮椅的人重新站起来。

前几天余渝收到货,检查了一下轮椅的状态,发现足足有八成新,各方面性能状态都非常良好,不由十分高兴。

廖初简单地替他算了下开销,“你现在的工资,够么?”

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冒昧。

好在余渝也不是扭捏的人。

他摸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工资的话,其实不太够……”

青叶幼儿园的待遇福利好确实不假,但他毕竟还没过试用期,又添置了许多家具,再算上公益开销,就成了“月光族”。

“不过我还有个TALK账号,”余渝笑呵呵道,“隔三差五还能接个广告,赚的倒比工资多些。”

他虽有心帮助别人,却还没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明白“救人先救己”的道理。

这次他们要去的福利院位于清江市东北方位,是个叫康明的小城市。

说是小城市,其实不过县级,前些年城市重新规划时,才从县城提升为县级市,好歹凑合出一个福利院来。

因为当地没有支柱型产业,经济并不算发达,财政拨款也不充裕。

在这种背景下,小县城的福利院就更难以为继了。

从清江到康明没有合适的高速路连接,走国道的话差不多要三个多小时。

这么长时间,如果一个人驾驶的话,负担确实有些重。

两人都有驾照,便约定分前后段,余渝先。

天气渐冷,路边原本郁郁葱葱的防护林明显稀疏不少。

就连那绿色,也不似夏日浓翠。

从车窗向道路两侧看去,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平坦的田野。

这是北方平原城市特有的景象。

秋收后的田地光秃秃的,实在没什么趣儿,看一会儿便觉乏味。

倒是道路中央的防护带里,一丛丛月季开得如火如荼。

月季便宜,好养活,花季又长,是北方城市最常见的官方观赏花卉。

余渝忽问道:“果果说,你最近在练歌。”

说到这个,廖初就有些不自在。

“唔……”

余渝笑道:“正好闲着没事,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提前帮你把把关?”

前方的道路又直又长,两边景致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必须找点事做,不然很容易疲惫。

廖初本来想说,店里两个民乐团老手,外加一个职业歌手都纷纷“逃逸”,他实在已经有些破罐子破摔了。

可转念一想,那三人专业素养过硬不假,可未必会教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