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6/7页)

电视台领导叹息一声:“华宁啊,我没有想过记者可以做到这个份上,但看到你,我就看到了希望,我相信我么国家会越来越强大的!”

华宁与领导握手,窗外阳光灿烂,两人脸上都是从容与镇定:“是,未来会非常好。”

她回到家跟父亲华少文商议了一番,华少文对这件事持沉默态度。

华少文是个老派文化人,对那段历史比华宁知道的更多。

华宁有些着急:“爸爸,您是不是怕我照顾不好自己?其实我可以的,您看,我之前从刘家寨都可以逃出来,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华少文笑了笑:“也不是,只是我想起来一个人,我的姑奶奶。”

华宁微微一怔:“姑奶奶?”

华少文点头:“你爷爷是有一个姐姐的,当初,我的姑奶奶就是因为被日国的军队抓走了,一去几十年没有消息,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才勉强知道了她的下落。她被日国人羞辱过后,本身想逃回来的,哪怕是经受过了那样的事情,还是想逃回来的。而你爷爷他们也都期待着她回来的,你祖奶奶因为找不到她,眼睛都哭瞎了,可是后来……她被日国的一个男人害死了,一辈子都没能回来。战争结束之后,幸运的,死了还能回到祖国,不幸的,尸骨无存,留下个名字,或者干脆名字都没能留下来。”

后来,便会有很多后代忘记了他们,仿佛他们不曾存在于这世上一样。

华宁震惊了,华少文眸子里都是深沉:“我那个姑奶奶被抓走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岁。宁宁,如果你真的能做,你就去做,爸爸会支持你的。作为父亲爸爸舍不得你,可作为华国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上战场的准备。”

这段话让华宁感动极了,而后华少文再次把她母亲留给她的存折拿给了她。

华宁拿着这涨存折很快就上路了。

但这一路并不容易,“慰安妇”的经历是太过于耻辱的事情,有幸存活下来的女人哪个会愿意提起来那段往事?寻找目前还在的慰安妇是一件太过艰难的事情。

目前已知道的那些慰安妇,只是能口头提供一些当初的事情经历,能拿得出手的证据是没有的。

但华宁搜寻自己的记忆,想到了一个人。

这位奶奶是在几十年后才站出来为慰安妇们发声的,但那是在看到日国不肯承认这段历史之后才发声的,如果能有人鼓励她早点发声,也许事情就会有更大的转机!

华宁找到梁会英的时候她正在家里给孩子做饭,见到华宁敲门的时候她笑了笑,跟个普通的妇女没什么区别,七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只是,华宁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眼中对人的打量。

华宁主动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老奶奶,我是京市电视台的记者。”

梁会英拿锅铲的手一颤:“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华宁斟酌了下开口,提到了自己的来意:“我想请问下您,知不知道当初咱们国家大批量妇女被日国军人掠走侵犯一事。”

梁会英沉默了下,又看看华宁:“听说过一点”

华宁便把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全部摆出来:“老奶奶,这些都是我目前已经调查到的一些资料,但是没有特别有力的证据,我想尽早地把真相查出来,把日国告上法庭,早日让他们认错赔偿,还我们一个公道。”

梁会英拿起了老花镜戴上,她翻看着华宁手里的资料。

那么厚厚一沓子资料,里面记录着许多年前那些日国军人践踏过的地方,记录了不知道多少无辜女人带着眼泪的脸。

她看着看着眼泪掉了,好半晌,抹了一把脸。

老人活了都快一辈子了,什么不清楚呢?

她受过苦难,一双眼也看透了太多,眼前的女孩看起来虽然年纪小,可做事情是实打实地一击即中!

梁会英并非不想把那段历史揭发出来,只是,她怕影响自己后代的脸面,也怕就算自己站出来了,事情还是没有任何转机。

可看到华宁呈现在自己眼前的另一份资料时,梁会英震惊了,愤怒了。

华宁念给她听:“老奶奶,在日国的许多教科书以及资料上面都不承认那段历史,他们认为他们的军队也是无奈之下才做出的举动,认为当初的妇女都是自愿的……”

梁会英起得大骂:“放屁!”

她说完,也顾不得再遮遮掩掩了,直接骂道:“他们就是畜生!他们自己做的事情,现在不承认了?自愿的?问问他们的亲娘他们的亲女儿,愿不愿意给男人这样糟蹋!”

华宁等她情绪平复下来,才又问道:“老奶奶,我会努力把真相还原,把日国政府告上法庭的,但是这其中需要太多人一起,如果您有什么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否则时间越久,他们逃脱得就越是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