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孟九重与伦山蛊毒的交易(第5/7页)

况曼心里高兴,眼睛却仿佛没看到那中年文书般,姗姗走在孟九重身侧。

“这个姑娘,请留步。”中年文书叫住况曼。

况曼抬头,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文书先生,有事吗?”

中年文书上前,把身侧的男人引荐给况曼:“姑娘,这位是本县的杨县丞,县丞大人有事找你。”

昨儿他把这小姑娘的话告诉了杨县丞,杨县丞分析一晚后,觉得小姑娘的话有理,一大早就让衙门里的兄弟,帮忙再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他小儿子。

可一个上午过去,兄弟们依旧什么都没发现。

这不,杨县丞便让他带他来找这个小姑娘。

况曼视线落到杨县丞身上:“县丞大人好。”

“小姑娘,柯秀才说你有办法找到我儿子,是不是真的?”杨县丞打量了几眼况曼,问道。

况曼侧头看向中年文书,淡淡道:“文书先生,我只说可以试试,可没保证一定能将人找到。”

杨县丞见况曼不卑不亢,不像是骗人的样子,也不端着县丞的架子了:“还请姑娘帮帮忙,姑娘说我儿可能还在城里,可我们翻遍整个县城,我儿依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我,我……姑娘如果能找到我儿,生死不论,银子一分不少给姑娘。”

找了几天,人都没找到,杨县丞心底已有了最坏的结果。

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自己的小儿子还活着。

他家四代单传,到了他这里,媳妇肚子争气,生了两个儿子,要是真就这样糊里糊涂没了,他死了都没脸去见老祖宗。

况曼见杨县丞态度诚恳,也不为难人,直接道:“把定金放下,傍晚时去白云客栈找我。不过先说好,找不找的到人,我也不敢肯定。”

“还请姑娘尽力而为。”杨县丞从怀里摸出二十两银子:“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我叫况曼,这位是我相公孟九重,刚从兴远府府试回来,已中秀才,只等府城榜贴送达,便会去衙门办理秀才文书。”

既然要了定金,况曼就没打算隐瞒身份。

她与孟九重的身份,不但不能隐瞒,还要尽可能的扩散出去,让整个个东义县的人,都知道孟九重是个秀才,与武林完全不沾边。

杨县丞听说孟九重是他们县新考中的秀才,压下寻儿心切,赶忙贺喜。

贺喜的同时,他和柯秀才的目光,还往况曼身上瞄了瞄。

……这个看似本事不小的江湖小姑娘,竟然是个秀才娘子!

两人也就稀奇了一下,便把注意力放到了孟九重身上。

姜鲁是个文武并重的国家,朝廷甚至还专设了一个管辖武林人的部门,所以,秀才娘子是个江湖人,二人也并不太吃惊。

孟九重宛若一个文弱书生,与杨县丞二人寒暄了起来。

况曼与杨县丞二人谈话时,孟九重一直未开口,甚至还顺势应承下况曼的话,熟练地装起了书生。

几人在东福客栈门前说了几句,杨县丞和柯秀才就和孟九重告辞了,离开前,杨县丞说等榜贴到了之后,他会亲自送去白云客栈。

孟九重欣然接受。

算算时间,府城的榜贴应该应该快抵达东义县了,这几天,他们应该还住在白云客栈里。

杨县丞走之前,又再次拜托况曼,让她一定找到他儿子。

这话况曼没接,找是肯定能找到,但有些话,却不能说死。

只说她会尽力。

*

与杨县丞二人分开,况曼和孟九重去了白云客栈。

两人在白云客栈用完午饭,稍休息了一下,况曼就出客栈,去了城门口。

她接了杨县丞的委托,就要将城门口那张悬赏揭下来,这是干悬赏这一行的规矩。

这是她刚才在吃饭时,孟九重告诉她的。

孟九重陪着况曼走到城门口。今日守城的官兵比起昨日,又多了许多。

出入检查也比昨日更加严格,而这种严格不再只针对女性,年轻男子也成了重点检查对象。

显然,这种检查是为昨晚出现在城楼上的“蒙面人”专门设定的。

昨晚城楼上的“蒙面人”成了官府通缉的对象——

况曼看了眼城门口的情况。

侧身,瞧着心思不知神游到何处去的孟九重,伸出一根小指头,戳了戳孟九重的胳膊:“官府和赤阳堡勾结上了,被通缉的滋味怎么样?”

俏皮的嗓音,让孟九重略显迷离的眼睛,霎那间恢复光泽。

凤眸轻扫,看了一眼城门口检查的士兵,道:“那不是通缉令,只是一个协助赤阳堡下达的告示而已。赤阳堡为江湖正道人士,一直与官府有合作,甚至偶尔还会接皇家委托,派弟子驻守边关。所以,官府在他们需要时,也会出手相助了。”

“哦,不是通缉令?那伦山蛊后……”况曼心底生起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