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2/6页)

在胤祐的印象中,师父一向是个豁达之人,活得就像庄子一样逍遥。没想到,到了晚年还要经受丧子之痛。

这时候,竹庐的门打开,傅先生负手站在门内,须发皆白,往日那股精气神仿佛也被抽干了。

一年多不见,胤祐感觉师父好像苍老了许多。

傅先生看了看胤祐:“你跟我进来吧。”又朝其他人挥了挥手,“都回去。”

师徒两人在窗下对坐,傅先生没有了煮茶的闲情,于是,一碗清水就把胤祐打发了。

“师父,节哀。”胤祐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你还有我呢。”

傅先生摆了摆手,表示不想谈这个。他说:“时至今日,我仍旧以前朝遗民自居,此生只效忠大明,绝不投降清廷。”

胤祐点点头:“我知道。”

“只有你不同,我看着你从一个稚童长到如今的模样。我也曾经试图去影响你,改变你。但我发现,我错了,你素来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从不轻易受人影响。”

胤祐笑道:“师父过誉了。”

傅先生压了压手:“你听为师把话说完。”

“后来我发现你是个心中有大爱的孩子,你的爱不分身份、民族、贵贱。这或许源于你身上本就流淌着多民族的血液,但也与你正直、善良、热诚的天性有关。”

“曾几何时,我是一心要辅佐你做皇帝的。我传于你天子之剑,望你能用它匡扶社稷,看到众生疾苦,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真正做到爱民如子。”

“可是后来,我才渐渐发现。你并没有这个想法,对于道家的无为甚至比为师领会得还要深刻。但我依旧像培养一个帝王那样悉心培养你,就算你以后只是个王爷,或者什么也不是,逍遥快活的过一辈子,我也希望你永远记住我教给你的为人之道。”

胤祐一掀衣袍跪在了他跟前,抱拳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日后定当不负师父期望。”

傅先生将他扶起来:“好好好,你最乖,比你那些师兄都有悟性。以后我这竹庐里的书,都留给你。该教你的我也都教了,往后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

胤祐一惊:“师父,你不跟我回去了?”

“不回去了。”

胤祐咬了咬下唇:“我这就去求阿玛赐宅子,接你过去与我同住。”

“我才不要跟你同住,我连自己的孙儿都不想和他们同住,赶紧走吧,我要小憩一会儿。”

胤祐说:“那我就在竹庐外守着,你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

“回去回去,我要一个人清静一会儿。”

胤祐不依不饶:“那我明日再来。”

“随便你。”

胤祐出了屋,拉过一直照顾傅先生的小童:“你可千万把师父照顾好了,他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你就去买,回去我就差人送银子过来。”

“七阿哥放心。”

胤祐回去之后,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师父。就连康熙训斥他偷跑出宫,还没收了那枚金牌,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这小崽子油盐不进,又有太皇太后护着,康熙不能拿他怎么着。

他书也不读了,成天就想着往宫外跑。康熙也知道傅先生家里发生变故,胤祐又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便也由他去了。

第二天胤祐来到竹庐,在外面找了一圈,没看到小童,因为是去街上买东西去了。于是径直去屋里,连叫了好几声师父,也没人应。

他心下不好,赶紧把前后几间竹屋都训了一遍,就连后山的杏林也去找了,却仍旧没看到傅先生和小童的人影。

胤祐失魂落魄的回道屋子里,这才发现,桌上有个信封。展开一看,是傅先生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徒儿,为师外出云游,书都给你收拾好了,搬走便是,保重无念。”

胤祐回头,果真看到好几口大箱子摆在那里。

他拿着信,在竹庐从晌午坐到了黄昏,直到赵诚进来寻他:“七阿哥,咱们该回去了。”

胤祐这才回过神来,把信叠好,放进信封:“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师父了。他就是……他就是不想让我……”

说到这里,他声音有些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有些人注定了只能陪着他走过人生其中一段旅程,李熹是这样、曹寅和纳兰是这样,傅先生和张将军也是这样。

他们都是他生命中无可替代的朋友、恩师甚至亲人。或许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不能经常见到,也或许永远再不相见,但在胤祐心里,会永远为他们留一方位置。

不久之后,康熙召萨布素将军回京,任一等轻车都尉、赐御袍及缨纬。

胤祐特地到他府上拜会,萨布素将军一听到他来了,立刻迎到了门口:“我也正好有事要同七阿哥说。”

于是,两个人到了书房,下人送上茶盏,就被屏退到书房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