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5/7页)

不过经侍卫禀报之后,三人还是被康熙叫了进去。

“传朕的旨意诸营即刻开拔,难道你们还要挡驾么?”

伊桑阿跪在地上,额头扣在地上,言辞恳切的说道:“皇上正在病中,静养几日,待圣体康复,再赴沙场不迟。”

康熙扶了扶额头,不怒反笑:“噶尔丹都已经打到家门口,嚣张至极,势要南侵大清疆土,和朕这点小病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十万军士正在与噶尔丹对阵,数万军士在此因为朕一人,按兵不发,贻误军机,你们谁担待得起?”

“……”

这时候,帐外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抚远将军呈上奏折,噶尔丹派人向他们下了战书,约定第二日上午两军开战。

胤祐皱了皱眉头,什么情况,对方下了战书说要开战就必须的开战吗?凭什么时间地点都由他来选他来订,就不打,就跟他耗着。

君臣僵持了半天,谁也不肯让步,再争论下去,天都要亮了,也争不出个结果来,康熙让众人先回自己瀛洲歇息。

胤祐回过神来的时候,屋子里就只剩下了他们父子四人。

康熙坐在大帐正中,单手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疲惫。

太子和三阿哥被皇父刚才骂人的气势吓得噤若寒蝉,站在一旁不敢啃声,皇父看了他俩好几眼,二人都没有反应。

胤祐三两步跑过去,伸手在他阿玛额头上探了探,惊讶道:“这么烫!!”

他在打仗中看了一圈,也没找着个毛巾脸盆,赶紧让帐外候着的侍卫去打盆水来。

心里想要是他发烧发成这样,早就糖床上起不来了,阿玛竟然还能骂人骂那么久。

太子和三阿哥这才反应过来,纷纷上前关心皇父的病情。

康熙对他俩这反应颇为不满,又抬起眼皮瞪了他俩一眼。

让你们来探病,你俩却在这里发呆。

胤祐可操心了,拉着他阿玛的手:“快快,躺下躺下。”又拧了湿毛巾敷在他的额头,小手在他胸口抚了两下:“阿玛别生气了,这样病才能好的快些。”

这时候,太子也走到了皇父身边,蹲下来去拉皇父的手。

康熙也不只是迁怒还是对太子的表现不满,把自己的手抽了出来,搞得太子挺尴尬的。

胤祐看一眼他俩的手,又看了看阿玛的神情,然后又把他阿玛的手拽了回来,硬是塞进了太子手里:“听说你生病了,我们骑了好久的马才赶来的,你看平时咱们要走好几天才能到这里,因为担心你的身体,今天一天就到了。”

“……”

胤祐见阿玛没说话,也没再抽出自己的手,又试探性的说道:“这一整天我们连饭都没吃。”

“唉……”康熙叹了口气,小家伙这么一搅和,他也觉得自己刚才对太子和三阿哥的迁怒毫无道理。

他是着急呀,不仅是噶尔丹气焰嚣张,背后还有个沙俄兴风作浪,一边怂恿噶尔丹攻打大清,一边还要惺惺作态跟他们谈判,装作自己是中立一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跟着军营一路行来,他发现许多方便并非他设想的那样。

或许是天气太热,他有些中暑的缘故,发热总是反反复复,全身酸软乏力,心中又装着战事无法静下来休息。

他这个样子大臣们是不可能让他去前线,他自己又不愿意退回京城,于是就这么僵持着。

时间太晚了,早就过了胤祐平时就寝的时辰。看过皇父之后,他也实在有些撑不住,康熙见他守在自己身旁,上下眼皮直打架。

康熙拍了拍他的小脸:“下去歇息吧。”

小家伙脑袋搭在他阿玛肩头:“不,我就在这儿陪你。”

话音刚落他的呼吸就渐渐均匀起来,甚至还微微打起了鼾,看来今天赶路是真的把他累坏了。

康熙把他们大老远从京城叫来,也就是想看他们一眼,看一看,仿佛焦躁的心情就能平复一些。

毕竟前方要开战了,他也不让儿子们在距离战场这么近的地方呆着,明日一早,就让侍卫护送他们退回行宫去呆着。

最后,胤祐还是被太子扛去一旁的营帐休息。军营里条件就只能这样,兄弟三人也没什么可挑的,只能挤在一起睡一晚。

不过此时正值盛夏,也不用担心着凉什么的。

胤祐是真的累坏了,也的确熬得太晚了,第二日一早醒来,发现天都快凉了。

他来到康熙的大帐内给皇父请安,又跑过去摸了摸阿玛的额头,发现烧好像已经退了。

康熙正在和太子说起朝中的事,这时候,抚远将军又从前方传来奏折。

噶尔丹的指挥大帐设在乌兰布统峰顶,而抚远将军的不对只能在山脚下的吐力根河安营扎寨,噶尔丹的则将数千峰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垛,上边蒙上湿毡,环形排列,形成了一座临时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