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6/6页)

德妃见儿子不说话,又接着说道:“虽然大家都是兄弟,但你要记得,太子是贤德之人,他的人品学问都值得你学习。哪些人应该结交,哪些人应该保持距离,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其实德妃这话说得也没错,皇子长大了,势必要面临战队的问题。太子就是已经预定的未来大统继承人,不依附于他还能依附于谁。

这话她自然是不敢让康熙知道的,否则就不只是禁足半年那么简单。敢将主意打到太子身上,褫夺封号,收回册宝都是亲的,打入冷宫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胤祚是她的儿子,她唯一的指望,有些话她不得不说。

听完他这些话,胤祚丝毫没有感动于额娘对自己的提点,反而很不耐烦。就连德妃想留他在永和宫留宿一晚也被他拒绝了。

然而,胤祚虽然学习态度积极,但是学习能力却差了些,就算是启蒙的《三字经》对他来说学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康熙每日去上书房,负责给胤祚教学的师傅都会反映这个问题。帝王有一堆国事要处理,哪有空闲过问这些事情。给师傅下达了死命令,让他好好的教,三个月之后自己再来验收成果。教不好,自己领罚。

这段时日,皇贵妃惊讶的发现,他那个一提到读书就头大的儿子,竟然主动拿出了纳兰送给他的那一套《渌水亭杂识》。

不过这小崽子认识的字实在有限,他看书,李熹要时刻陪在一旁,他不认识的字,要随时为他答疑解惑。

不过,小家伙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他会找一张纸,把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写下来,然后用额娘叫他的拼音注音。

皇贵妃看到了,第二天就命人给他订了个生字本。想了想,干脆又让人给他订了个单词本,数学作业本,好词好句本……

纳兰的书虽然写得好,但是对于胤祐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实在晦涩了些,他看不懂。

于是,自学只坚持了短短半个下午,小家伙就果断放弃了。老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堆作业本,一个也没能派上用场。

这天上午,因为康熙有出宫计划,纳兰需要伴驾。因此,胤祐的提前下学回到承乾宫。

平日他刚走进院子,就有不少人出来迎接他的,有时候皇贵妃也会从正殿掀开帘子出来。

今天院子里却静悄悄的,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见他来了,也只是躬身行礼,并没有多余的话。

胤祐觉得奇怪,今日承乾宫的氛围不同寻常,难不成是有什么事情。

他走向正殿,刚准备掀帘子进去就被旁边的白露拦下了:“七阿哥,您还是容奴婢进去禀报一声吧。”

“哈?”胤祐一脸错愕的看着她,“我回自己额娘的寝殿还需要禀报?”

白露低声道:“今日来了客人。”

她这话更是勾起了胤祐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客人这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