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6/6页)

这次吃瓜群众变成了胤祺:“什么什么,谁亲了谁?七弟你该不会”

胤祐急死了,一只手死死地捂住保泰的嘴,一只手不停地在他七哥跟前摆动:“我不是,我没有,你别听他胡说!”

胤祺一脸“我懂”的点点头:“那祝英台还是给他吧。”

胤祐:“”

最后无奈之下他只好松开手:“五哥,你听我解释,那天额娘要给他在胳膊上放一个孙悟空,他一直哭一直哭,我就”

另一边,保泰已经拿着乌龟迅速跑远了。

胤祐凑到五哥耳边说道:“祝英台可坏了,他把池塘里的小鱼都吃光了,咱们让它去吃光裕亲王府的小鱼。”

于是,“祝英台”就这样身负重任,被保泰装进了笼子里,准备晚上出宫的时候一并带走。

今天的天气很好,秋高气爽,月朗星稀,正是赏月的最佳时候。

于是,乾清宫的家宴摆在了院子里,周围花团锦簇,大家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欣赏月色,一边陪着陪着太皇太后聊起家常。

宴会之前,康熙特意让人传话,叫德妃也一起来。皇上大抵也是心软,像让她趁这个机会见见六阿哥和五公主。

德妃现在还是戴罪之身,不敢太过招摇,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睛一直盯着六阿哥,偶尔看一眼太后身旁的五公主。

康熙着重夸奖了大阿哥胤禔,说他这几个月来骑射功夫精进许多,下月初九的木兰秋狝,叫他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

大阿哥一掀衣袍站起来,落落大方的向康熙行礼:“儿臣多谢汗阿玛夸赞,定不负汗阿玛的厚爱。”

惠妃看着儿子,意气风发,少年得志,怎么看都觉得是众阿哥里最出挑的,喜悦之前怎么也藏不住。

再看看皇上身边的太子,安静到近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整个人看上去心事重重,却还要努力的掩藏,看着就怪客人疼的。

这时候,宜妃又来到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身旁,高调的向他们公布了一个喜讯:“前些日子太医来给臣妾诊脉,说是喜脉。”

皇太后听了自然高兴:“哟,宜妃这是又有喜了。”

九阿哥还不满一岁,她这又怀上了,效率不可谓不高。其他宫妃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或真情或假意的向她道贺。

胤祐对宜妃娘娘又要生弟弟或者妹妹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兴趣,他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太子身上。

身为众皇子中年纪较小的,胤祐坐的位置距离太子很远,并且只能看到他的背影,看不清他的脸。

尽管如此,他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太子哥哥虽然脸上笑着,但是却并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