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5/6页)

胤禩多少有点害怕大哥,听到他突然这么一喊,小小的身体瑟缩了一下,躲到了胤祐身后。

胤祐才不怕他,扬起脑袋:“现在是下学时间,师傅已经走啦!”

说到师傅走啦,他的小脸上就忍不住露出雀跃的笑容,别说大阿哥,忽然抬头看到这一幕的三阿哥也有些忍俊不禁。

胤禔冲他扬了扬下巴:“你过来。”

与此同时,胤祉也朝他招了招手,表达了和胤禔同样的意思。

而坐在最里面那张桌子后面的胤禛,只是温柔的看着弟弟,微微向他张开了手臂,却并没有说话。

胤禩看了看大哥,又看了看三哥,再看了看四哥,最终将目光落到了身旁的七哥脸上,眼里充满了疑惑——你要怎么选?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都落在了胤祐一个人身上。屋子里忽然陷入了寂静,只听得见外面大树上知了扯着嗓子喊叫,以及东边厢房内,汤斌给太子讲解文章的声音。

胤祐大惊:这位师傅不但上课眼里,竟然还拖堂,别人都下学了,太子那边扔在上课。

“太子,皇上一直对您出阁讲学一事分外重视,也做足了充分准备,在这个时候,您可一点也不能松懈。”

太子温润的声音从东边传来:“是,师傅。”

胤礽是大清朝第一位储君,刚刚年满一周岁就被立为太子。因此,直到现在,也没有一套针对皇太子而设立的完整礼仪和制度,许多都是沿用前朝,太子出阁讲学就是其中之一。

在明朝,身为皇子能出阁讲学,就说明皇帝已经默认他皇太子的身份。也就是说,这是皇太子的特权,别的皇子没有的。

康熙一向注重汉文化,皇子们的文化课教材主要也就是《四书》和《五经》,自然对于太子出阁讲学这件事情尤为重视。

听到这里,其他人都没什么反应,胤祐和胤禩两个小不点甚至连“出阁讲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只有胤禔,坐在那里仍然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眼神却有些飘忽不定,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处处要与太子整个高下,只要能得到汗阿玛一点快讲和器重就能喜悦好久,总觉得自己并不比老二差,汗阿玛迟早有一天会发现。

但每每这个时候,总有些不经意的瞬间让他认清现实——虽然都是汗阿玛的儿子,但太子是太子,皇子是皇子,终究不一样的。

胤祐让太监打开食盒,拿出一块荷花酥递到大阿哥跟前。

大阿哥看一眼荷花酥,又看一眼他,没伸手。

胤祐又把荷花酥往前递了递:“吃吧,我额娘说吃点儿甜的,心情能好些。”

大阿哥被一个小娃娃看出心事,有点恼羞成怒:“谁告诉你我心情不好了?”

胤祐一脸懵懂与天真,他只是看出大哥不开心,但并不清楚他为什么不开心:“不用别人告诉我,你都写在脸上了。”

胤禩就站在他身后,正用一种震惊又崇拜的目光看着他。虽然胤禩比他还高一些,看他还得稍微低着头,但眼神就已经足够表达出一种仰视的效果。

大哥心里的不快他也看出来了,但是他不敢说,也不会当着他的面说。

胤祐拿着点心的手举了半天,都有点酸了:“大哥,你吃不吃,不吃我就自己吃了。”

胤禔震惊的看他一眼,送出手的东西还能收回去自己吃掉?

“拿过来。”胤禔伸手从他手里拿过那枚荷花酥,动作很快,显得他有点措手不及。

他咬了一口,酥皮层层叠叠的在口腔内炸裂开,带着荷花的香气,里面的莲蓉馅儿甜而不腻,味道很是不错。

胤禔身体前倾问胤祐:“听说有人要和我抢大清第一巴图鲁的称号。”

他说话时有意无意的展示了一下粗壮的胳膊,肌肉在轻薄的衣衫下面隆起一个轮廓,吓得胤祐往后退了半步。

“噢,”小家伙神色不改,“是谁这么不懂事?”

胤禔要被他这个明明很怂却又装作很淡定的样子笑死了:“会骑马吗?”

胤祐摇头:“不会。”

“会打拳吗?”

“不会。”

“会摔跤吗?”

“不会。”

大阿哥握了握拳头站起来:“我教你呀!”

胤祐:“???”

他一脸的敬谢不敏,又往后退了半步:“不……不要!”

“哈哈哈哈哈哈哈!”

胤禔真的要被这个弟弟笑死了,果然外表这么可爱的小包子,都是拿里面的馅儿换的。

他把最后一口荷花酥吃掉,随手卷起书本,招呼自己的伴读和哈哈珠子扬长而去。

胤祐一直目送他走出院子,这才松了口气,又来到三阿哥的书桌旁,拿起一块荷花酥递过去:“三哥,你尝尝。”

胤祉拿了点心,却在他手里放下一个小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