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寒夏(1) 夜行(第2/3页)

“万岁爷为了什么拿吴家开刀,您父兄心中都是有数的。如若不然,也不会送您入宫来了。怪得怪您自个儿没本事,可莫拖累我家娘娘落水…”

一年前先皇驾崩,当今皇帝的嫡亲长兄,先太子殿下,被朝臣诬陷以谋反之罪,绞杀于城外。

新帝登基之后一直记恨到如今。这两年,与当年那场罪案有关的朝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吴家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安小海的话,吴妃只当做听不见,却在星檀脚下哭得泣不成声。“皇后娘娘,这皇城里可只有您能讨得陛下欢心了。求您!”

然而与先太子之案有关的,又岂止吴家。当今的太后,星檀的姑母,信国公的亲妹妹,现如今还被皇帝软禁在宫中,不得被外人探视,不得出寿和宫一步。帝王的仇怨,又岂是她能劝得灭的?

星檀伸手碰了碰吴妃的肩头:“吴姐姐,我与你是一样的啊…”

“我是来劝你,保住自己的身子。若是二位吴大人不测,姐姐你便是吴家最后的希望了。”

“不会有了…”

“不会有了…”

吴妃疯狂摇着头,“我跪了他整整三天,他一眼都没看过我…”

吴妃笑了,松开拉扯着星檀衣袖的手来:

“希望?”那声音阴森森的,与大殿中带着雾气的凉风融为一体。

“陆星檀,你以为你能独善其身?我们吴家人有罪,我不能承宠。”

“你能承宠又怎样?你也不过是那位手上的一件儿玩物。他心爱的人,还在外头呢…”

从疏影阁里出来的时候,雾色更浓重了几分。

许是见得星檀面色不好,邢姑姑一旁劝了两声。“那位娘娘受了刺激,精神不好。那都是气话。娘娘莫要介怀。”

星檀勾了勾嘴角,“我介怀什么呢?”

皇帝是天下的,又不是她的。

她心口沉,不过是因为如今的吴妃。吴家变了天,信国公府何尝不是摇摇欲坠。而那些儿时的小情分,她终是护不住的…

父亲虽未参与谋害太子之事,可却许过幺妹与翊王的婚事。当时若翊王登基,父亲便为国丈。可惜那位仁慈善良、受人爱戴的四殿下最终并没能登上帝位。

三皇子宣王带着三千骑兵从北疆杀回,将正要登基的翊王从龙椅前生生逼退了下来…

没多久,那些谋害太子的武臣首级被宣王悬挂于城楼之上,在血肉模糊的头颅面前,文官们沉了声儿,默许了这位新皇的诞生。

承乾宫偏门前。

桂嬷嬷迎了过来,“娘娘的手都凉了。快回寝殿吧,里头备着热姜茶了。”

那黑灰色的披风已经沾满了雾水,方进寝殿的门,便被桂嬷嬷取走了。

婢子丘禾端来姜茶,银絮拧了把温水泡过的帕子也送了过来。

星檀的身子恢复了几分温热。

桂嬷嬷伺候着褪去那一身深蓝的外裙,方显露出里头粉色的襦裙来。为了夜里出行,她方不得已着那般深重的颜色。

此刻襦裙薄袖轻纱,覆于雪白的肌肤上,在灯火下微微泛着缎光。星檀斜斜靠在妆台前,任由得嬷嬷解开了她的发髻,青丝如瀑顿时垂落到腰间。

桂嬷嬷手中的玉梳,顺着那缕缕柔顺的发丝滑落。小主子的发色仿佛是为了衬着那对眸子而生的。那双瞳孔像极了年少时的国公大人,浓墨般的颜色,不觉见便能让人深陷…

星檀是睡不惯承乾宫的。

她原先的坤仪宫要更幽僻一些,这里离皇帝的养心殿近,又离裕贵妃的惠安宫近。她便总觉着人多车杂,不够安静…

“去另外取本话本子来吧。”她吩咐丘禾,昨日的那本已经看完了。

丘禾与银絮都是她从江南带回来的丫鬟,自打小儿便伺候在身边的,贴心。

丘禾抱着话本子回来的时候,不慎碰倒了床榻旁的小木方桌,抽屉里杂样儿的图纸稀稀散散落了一地。丘禾弯腰下去捡,却是头回见那上头的图案,脸上一阵阵泛着红。

星檀被那声响惊动,看了过来,方见得丘禾从地上捡起一份儿避火图,颤颤巍巍,顶着烧红的脸蛋儿送来她眼前,“娘、娘娘,这是什么?”

星檀勾了勾嘴角,接过那避火图,“是嫁妆。”

是呀,嫁妆。

这避火图,回到京城要入宫之前,母亲与她了几卷。

远在江南的时候,祖母也与她备了一些。

江南夜色柔美,秋日桂花香气甜美,窗外夜莺啾啾鸣唱。

她依偎在祖母怀里,静静听着祖母当年是如何抢了新科状元做夫婿,而祖父那时石头一颗的心,又是怎么被祖母捂暖的…

那时的她,对新婚与夫君还满怀着希望…

**

清晨,大雾散去,阳光丝丝缕缕,已开始透着午时将来的热辣。

星檀将将用过早膳,桂嬷嬷便领了施太医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