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十四)藏刀不见影(第3/4页)

“竟然…为了贪利敛财而冒用师兄名头……!”

听罢耍蛇人的言语,年轻道士已气红了眼眶,持剑的手因悲愤而不住颤抖,仿佛下个瞬间便会抑止不住自己刺出去一般。他颤声道。

“世间怎会有如此不义之举!师兄…玉白刀客的名头从来不是为了欺瞒百姓而用的,师兄是如何心善的侠客——全天下谁人不晓?而尔等竟冒着他名号…唉……!”

说到最后,玉甲辰已有些哽咽。两年来寻人的辛酸与再度落空的失落一齐涌上他心头,有潋滟水光在目中流转,但他终究还是强忍着将眼泪收了回去。

看他这般难过,就连那耍蛇人也不禁收敛了几分,长叹道。“唉,唉,小的明白大侠心里难受,但这也并非小的们愿意骗人咧。人生在世,谁不想清清白白、诚诚恳恳?但不骗人就挣不得几个子儿,挣不得钱就活不下去,因而不得不爱财贪利,不得不骗哩。”

这耍蛇的汉子望了一眼灯火闪动的钱家庄,面上显露出一点哀色。

“其实不止是聚在钱家庄里的那些乡民,就是小的这些布局设骗的戏人,也日夜盼着有个大侠来救人于水火之中咧。但是真有大侠到此处又有何用?擒住凶犯就算一切太平?即便杀人的人受擒,真正吸血的人还逍遥自在着呢。那凶犯能杀人,饥寒贫冻就杀不得人?”

他这话的意思是说,即便制止了杀人凶犯,不再会有人因此惨遭杀害,但乡民之不幸已然如影随形。钱家庄榨敛钱财的行径还会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因此而被榨干油水、饥冻而死的乡民依然大有人在。戏人一伙虽也是设骗局的一方,却也是被榨取的一方。

“即便如此……”玉甲辰不依不挠,声音抖抖颤颤。

可事到当头,还能说些什么话好呢?“群英会”不过是个幌子,寻了两年的师兄依然不见踪影,一切犹如以篮盛水。难道要以大道理讲服这群戏人不再行骗?可这样一来也与断了他们的活路无异。放任此处百姓不管?那便与自身仁心相背。

王小元也露出了忧愁的神色,轻声问道。“门主,接下来怎样可好?”

怎样才好?

这话在玉甲辰耳中听来轻轻飘飘,心头却似是瞬时压上了千斤铁块。自己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他望了一眼山野,黑黢不见前路,再看一眼天穹,暗沉似要崩坍。

“鄙人……今夜便会启程回天山门。”说出这话后,玉甲辰似是用尽了全身气力,肩头一下松垮了下落。

还未等少年仆役发话,他便垂着眉眼转过身来,重重抱拳道。“给王兄添了不少麻烦,鄙人在此赔罪了。”

这话说得突兀,但王小元一眼便看到了他嫣红的眼眶与紧抿着、颤抖着的薄唇,想必这道士是在竭尽全力抑制着自己心中的一片激愤与忧愁罢。“回天山门”几个字说得灰心冷意,却又极为不甘。

在外漂游两年,哪一日他玉甲辰不是吊形吊影,独听萧条风雨?哪一夜不是枕冷衾寒,难捱苦寂长夜?纵然千百般挂念着师兄,但这般困苦境地他足足处了两年,今夜正是应放手之时。

“长老弟子大多被残杀,门派本就如风中残烛,鄙人这不称职的门主也该回去好好打理一番事务。”玉甲辰勉力笑道。他嘴角虽挂着笑,眼里却是道不完的凄苦。“鄙人先前与王兄说过,若今夜再寻不到师兄自会回天山门,这话倒是应验了。”

“至于钱家庄一事——鄙人会当面与庄主商量一番,将暴敛来的银钱还与乡民。若他俩不肯,鄙人就算是得罪恶人沟…也要想个法子将钱财讨回来。”

看着颇为苦恼地摩挲着下巴、陷入沉思的玉甲辰,一旁的耍蛇人与少年仆役都惊得瞪圆了眼。

耍蛇人慌张道。“大侠…这、这话可是真的?小的自然无关紧要,甚至还会因从此不必听他们使唤高兴得很…但大侠自身又如何呢?一旦插手,恶人沟可不会对大侠所为坐视不理,甚至要上门寻仇来哩。”

得罪恶人沟可不是件可一笑了之的事。庄主之一的铜孔方是恶人沟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这群戏人一直以来便是慑于其倚靠的势力才在“群英会”上以幻戏配合他们。

“即便如此,鄙人还是想尽一份力去帮助此处的百姓。”玉甲辰义正辞严道。

下此决心一定是件艰难的事儿。孤身在外、茕茕孑立的玉甲辰此时能说出这话,定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拆穿这“群英会”的面目就意味着得罪了铜孔方,而如今如风中残烛一般的天山门自然也是不可倚靠的,这便意味着玉甲辰恐怕需独身一人对上大股恶人沟势力。

忽地,玉甲辰转身向少年仆役郑重其事地问道。“王兄不出言劝阻鄙人么?”

“为何要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