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2页)

朕不明白,青竹姑姑笑了,道:“这不就是走回原地了。”

“她骗朕,朕要将她绑起来挂在城门上。”

朕是天子,不能有人踩踏朕的威信办事,青竹姑姑却道:“国师一向如此,与李皇后又是好友,陛下不如饶她一回。”

原来是李姑母的好友,朕忍了。

百里沭来无影去无踪,回来后也不上朝,倒是日日令人来问逍遥侯的动向。

过了半月,并州来信了,逍遥侯挂印而去,早已辞官,不知去向。

朕将信给了国师。国师不信,反倒揪着朕的衣领,凶巴巴地瞪着朕:“既然她不回来,陛下不如立臣为后。”

朕无奈,“国师,朕不娶老女人,你的年龄太大了。再者你惦记人家的妻子,又来做朕的皇后,如此三心二意,朕也不能要你。你既然想见姑母们,不如去明望山。听闻每年她们都去明望山拜祭故人,你若等等,必然会有收获的。”

百里沭停了下来,望着朕,似乎不信,只道:“陛下可知臣为何离开京城?”

“不知。”

“臣去是为了长生药。”

朕哦了一声,国师是不是脑子有些毛病,世间哪里会有什么长生药,人的寿命有限,倘若有长生,凡胎**,岂不是会造成世间大乱。

真是荒谬之极的想法!

“国师累了,不如回府去休息,你若实在孤独,朕给你招亲,如何?”

百里沭面露颓靡,眼中生起悲伤,朕忽而有些不忍了。

“陛下,臣就做你的皇后。你若下旨,臣给你算出将来的皇夫是谁。”

“你又来骗朕!”

“陛下,太上皇是不是告诉你,你的父亲他的儿子!”

朕当即闭上嘴巴,警惕地盯着国师百里沭,这等隐秘的事情,她是如何知晓的。

百里沭继续说道:“陛下下旨,臣将过往的事情都告诉你,还有你姑母如何从你祖父手中夺回帝位的。你放心,等你姑母一回来,就解除婚约,陛下并不吃亏。”

朕心动了,踌躇须臾后,答应下来,下旨拟旨。

不等姑母找上门,外祖父就提着戒尺跨入议政殿。朕没办法,只好供出国师的阴谋。朕还小,如何敌得过外祖父的戒尺。

故此,国师一月未曾踏入议政殿,朕庆幸得来不易的清净。

未曾想姑母回来了,姑姑与李家姑母踏入议政殿的时候,青竹姑姑哭了,梨花带雨,朕趁机躲进了龙案下面。

作为帝王,朕能屈能伸!

姑姑坐在龙椅上,悠哉地看着朕,唏嘘不已,“你玩不过国师的,你太小了,不如你革除国师的官职,放她离开绍都,如此,大魏才可安静。”

“姑母说笑了。”朕改蹲为跪,毕恭毕敬地行了大礼。

李家姑母嗤笑,“她没有给你算算将来小皇夫在何处吗?”

两人果然是好友,一猜即中!朕从龙案下爬了出来,思索一番,“姑母,您不如给朕算一算,朕的皇夫在何处?”

姑母与姑姑对视一眼,旋即一笑,“你想得美,赶紧下旨解除婚约。”

朕忙点头:“这是自然,国师脑子不好,算术题都不会算,说什么她今年二十三岁,二十年后还会是二十三岁。姑姑,你为何令她做国师。”

姑母与姑母登时面色冷了下来,姑姑揪朕的耳朵骂了一句:“姑姑眼睛瞎了,你眼睛不能瞎,她得了失心疯。都已疯了是多年,别理睬。”

朕乖巧点头:“朕晓得了,两位姑母准备多住些时日吗?”

“不住了,你自己待着反省,切记,离百里沭远一些。”姑母嘱咐朕。

言罢,两人携手离开,青竹姑姑又哭了,依依不舍地望着她们离开的背影。朕无甚感觉,只觉得国师挺可怜的,二十三岁的年纪就得了失心疯。

唉……

翌日,朕下旨废除婚约,又将百里沭的国师一职撸去。

从此,议政殿安静下来。

绍都城内恢复寂静的时日,直到多年后,李家姑母一人回来了。

朕已立了皇夫,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而姑母青春依旧。

“裴初意,本宫替你去开疆扩土,如何?”

朕愣了,“姑母还能拿得动剑吗?”

姑母笑了,张扬肆意如少年,她好似并未曾有变化。朕在慢慢变老,她的容颜保持在多年前初见的模样。

朕好奇,“姑母,你为何不会变老呢?”

“裴初意,青崖洲是大魏的疆域,另外鲜卑曾偷袭中原,夺下三城,本宫一并夺回,顺带替你将鲜卑并入大魏的舆图中。”

姑母没有回答朕的问题,朕没有再问,拨了五万兵马。

姑母一去没有回来,但在朕弥留之际,太子告诉朕,鲜卑降魏!

朕闭上了眼睛,耳畔响起了姑姑的教导:大魏太平,做一仁君即可!

如今,朕做了仁君,也做了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