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太子妃受罚(第3/4页)

由于三皇子妃听从了顾娇的建议,从自家侍卫与禁卫军中挑选了大量识水性的人带去寺庙后门,索桥断裂的一霎,她即刻指挥他们下河救人。

河流不湍急,大家又抓着索桥的木板,只要救得及时,就不会冻死在河里。

绝大多数落水者都被救了上来,伤亡被降到了最低。

他们之中大半是明年春闱的考生。

可想而知若是没救上来,将会给整个朝廷带来多大的人才损失!

陛下从前对太子妃印象非常不错,毕竟是与少年祭酒有过婚约的人,二人青梅竹马长大,那孩子如此优秀,她又能差到哪儿去?

当初这门亲事,说起来有些不合适。

太子是萧珩的表哥。

他怎么能求娶自家表弟的未亡人呢?

可温琳琅实在优秀,萧珩又过世了那么久,加上太子也确实喜欢,多方考量下,陛下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温琳琅并没让皇室失望,别看她的出身在皇子妃中不算出挑,可她的才学、胸襟、眼界、能力,远胜陛下的其余几个儿媳。

今天出了这种事,是陛下始料未及的。

陛下继续骂:“你知道如今百姓的怨念又多大吗?今天若不是老三媳妇儿及时出手,把人都给救了上来,你父皇我,明日就得出一份罪己诏!”

一国之君出了巨大的纰漏才会写罪己诏告罪天下,这无异于是在啪啪啪打皇室的脸。

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出罪己诏。

这是会被载入史册,遗臭万年的!

太子被骂得狗血淋头。

足足一个时辰才扶着酸软的膝盖回了东宫。

三皇子妃立下大功,陛下赏了她黄金千两,并颁布一道圣旨,册封三皇子为瑞王,三皇子妃为瑞王妃。

这是继册立太子后第一个封王的皇子。

按理说,要封也该从大皇子开始才是。

可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出言反对,没办法,那么多条人命啊,那么多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啊!

就连嘴巴最毒的御史台都噤了声。

三皇子……如今该叫瑞王了。

瑞王带着自家媳妇儿入了宫,向陛下磕头谢恩。

陛下很高兴,从前觉得这个儿子不甚有出息,可他媳妇儿这般能干,至少他与愉妃挑人的眼光不差。

陛下留瑞王下了两盘棋。

瑞王妃去皇后那里请了安,去庄贵妃处与愉妃处请了安,之后便去御花园转悠。

转着转着便来到了东宫门口。

“你。”她指了指许女官,“进去禀报一下,就说本王妃求见太子妃。”

“……是。”许女官硬着头皮去了。

不多时,许女官便走了出来,她身后跟着一位笑容满面的嬷嬷。

嬷嬷道:“原来是瑞王妃来了,有失远迎,不过太子妃如今不方便见客。”

瑞王妃笑道:“不就是被父皇禁足了吗?又不是要她出来,我进去看她!”

说罢,也不管嬷嬷请不请她,提起裙裾跨过门槛,往太子妃的东阁院去了。

太子妃正跪坐在暖阁的垫子上抄写佛经。

“哟,嫂嫂这是做什么?”瑞王妃挑眉走了进来。

“瑞王妃!”

“退下。”

一名宫女要上前阻拦瑞王妃,被太子妃喝止。

宫女诺诺退下。

瑞王妃在她对面的蒲垫上坐了下来。

许女官却不敢跟进来,与东宫的嬷嬷、宫女一道在门外候着。

太子妃轻轻地放下笔,神色自若地看向瑞王妃:“不知瑞王妃今日来找我,所为何事?”

瑞王妃笑吟吟地说道:“听说你被禁足了,我怕你闷,过来陪你解解闷而已。你可别怪我来晚了,我也是今早才听说你被禁足了呢。”

太子妃没接话,提起笔来,继续抄写佛经。

瑞王妃可不会因为她不搭理自己就自觉没趣,她二十年来一直活在温琳琅的阴影下,终于有那么一次,她不用被温琳琅压着了。

瑞王妃笑道:“你心里不舒坦就说出来,不用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我没有不舒坦。”太子妃平静地说。

瑞王妃笑了笑:“我听说,不是你要出行,是你娘家人借了你的名义,你怎么不和父皇解释清楚?”

瑞王妃比太子妃强的地方就在这里了,瑞王妃的娘家从不拖累她,因为她娘家有罗国公府那座靠山,已经足够强大了。

温琳琅却不同,温家已经没落了,她父亲重病在家,她兄长只是一小小的大理寺主薄而已。

瑞王妃当然明白太子妃是不能去解释的,有些事越描越黑,还会给陛下一种她出了事就只会推卸责任的错觉。

太子妃漫不经心地道:“我听说,索桥断裂前瑞王妃便已经在召集人手,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瑞王妃如何未卜先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