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乡试(第3/5页)

伍杨请命道:“郡王,属下明晚再……”

安郡王淡淡打断他的话:“不必了,既然她这么护着太后,就让太后待在她身边就是了。”

伍杨大惊:“郡王!”

安郡王目光望向远处:“眼下本也不是接太后回京的最佳时机,待我回去禀报祖父,做好一切部署再把她老人家平平安安地接回去。顾姑娘,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翌日,安郡王向顾侯爷与姚氏辞行:“乡试在即,我不能在此多待了,须尽快赶回京城。这几日承蒙侯爷与侯夫人招待,晚辈感激不尽。”

他破天荒地用了一声“晚辈”,直吓得顾侯爷舌头都打结了!

安郡王温和的目光落在姚氏的脸上:“侯夫人,您的女儿很优秀,胜过京城无数千金。若有机会,还请侯夫人带上您的女儿到府上与梦蝶一叙。”

姚氏躬身道谢。

二人身后的顾瑾瑜情不自禁地羞红了脸。

郡王是在夸她吗?

庄梦蝶也认为自家哥哥夸的是顾瑾瑜,她撇了撇嘴儿,她都知道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三胞胎,顾瑾瑜是顾家抱错的孩子,那个丫头才是真千金!

两个都不是好东西,她谁也不喜欢!

兄妹踏上了返京之路。

马车走得老远,顾瑾瑜还没从安郡王的夸赞中回过神来。

安郡王这样的天之骄子,没有哪个姑娘会不喜欢,只不过绝对大多数人都是痴心妄想。

可如果……是安郡王先对哪个姑娘动了心呢?

据她所知,安郡王还不曾议亲,他方才那句话……是不是在暗示爹娘什么?

顾瑾瑜偷偷地瞟了顾侯爷与姚氏一眼,二人神色平静,显然都没往这上面猜。

她不由有些着急。

爹在这方面是个榆木疙瘩,指望他是不成的;娘如今心里又只有亲生的女儿,根本顾不上她。

如果……如果娘知道安郡王对侯府的姑娘有意?会不会让顾娇嫁过去?

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顾瑾瑜就脑补了许多。

她心烦意乱,一方面是安郡王的夸赞勾起了她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她迫切想要回到京城,找淑妃娘娘拿主意。

顾娇这边拿到了铁铺的农具,农具有点儿多,是回春堂的伙计去拿的。

临走时,老铁匠叫住她:“小兄弟,你家小姐姓什么?”

伙计道:“你说顾姑娘啊?她不是我家小姐。”

老铁匠一愣:“啊?那她是……”

伙计并不知顾娇行医的事,他道:“她是我们东家的朋友。”

老铁匠问道:“能劳烦小兄弟告诉我她住哪儿,我好上门给她道个谢吗?”

伙计哦了一声道:“顾姑娘交代过了,若是成功了,给她免了农具钱即可。”

老铁匠:“可是……”

没可是了,伙计带着几大车农具离开了。

老铁匠望着马车离去的背影,半晌回不过神来。

半山腰那块空地顾娇暂时没动,她雇了附近的村民,在山上开垦出一大块药田,又挖了一个鱼塘并一条沟渠,从瀑布下方将水引入鱼塘之中。

顾琰的暗卫成了开山的苦力,天天被派去挖渠种地,一个月下来,二人从小白脸晒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黑炭。

转眼就入了秋。

今年的夏季并不算格外炎热,反倒是反扑而来的秋老虎热得人汗流浃背。

萧六郎一行人来省城有一段日子了,在林家的悉心安排下,他们住进了距离省城贡院最进、最奢华的一家客栈。

周管事几次提出请萧六郎到府上做客,都被萧六郎拒绝了。

林成业近几月被萧六郎折磨得有些苦不堪言,去清泉镇时还是个小胖子,回到省城人就瘦了两圈。

萧六郎每每给他讲题时,他都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也不明白萧六郎为何如此学识渊博,比府上的西席先生们加起来还厉害。

只不过,一轮到萧六郎给他出考题,他就歇菜了。

他好歹是经历过县试、府试与院试的人,一般的考题难不住他,可萧六郎出的是题吗?是刀子啊!

其实就算四书五经也是有考试范围的,有些篇章要重点记忆,有些则不用。

萧六郎不管这个,他随手出一份考题,就有半数以上是重点篇章之外的。

林成业一个头两个大,生生被萧六郎给考瘦了。

林成业向冯林诉苦,冯林哦了一声,道:“你误会他了,他不是故意不是考重点篇章,他是压根儿不知道哪些是重点篇章。”

人家就从来没划过重点,直接从、头、背、到、尾!还一字不差,倒背如流!

饶是背萧六郎如此折磨,林成业回省城后仍没有选择住回府上,他与萧六郎、冯林一道住在了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