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67)(第3/4页)

这几天,他从村口教会的传教士那里对整个村庄有了基础全面的认识。

这个传教士和艾伦白珍妮一样,同样来自于中华内地会,名叫威廉,是一名英国人,已经在沿海地区传教了十年,为人高尚,艾伦给乐景作保说,他是值得信赖的人。

对于乐景这次冒险救人,威廉摇了摇头,眼中充满后怕。

“你也真是胆大,我都不敢独自一个人进村。”他说:“你信不信,如果你没有治好她丈夫,你甚至很难活着从村庄出来。”

乐景如何不知?

如果他没有治好李婶子的丈夫,迎接他的就不是村民的感谢声,而是杀人的刀了。

自古以来,华夏都是皇权不下乡,村庄自成一国,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法律”,当地乡绅和宗族的族长掌管生杀大权。在明清,如果有女子通奸、改嫁,一些宗族里的人甚至会对女人千里追杀,将她浸猪笼或者是“自愿殉情”,成就贞节牌坊。杀害几个外乡人,对于宗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穷山恶水出刁民可不是白说的。

人穷志短。人穷了,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可是乐景如果想在村庄里站稳脚跟,让排外的村民接纳他这个外乡人,就必须和他们打交道,要让他们信服自己。李婶子就是他找好的切入点。

如果他连这个小村的事都解决不了,那么他的办学梦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乐景这一行,看似顺风顺水,着实凶险万分。

他有点庆幸的对威廉说:“还好我赌赢了。”

威廉不赞同的说:“你年纪轻轻,为什么赌性这么重?你就没想过赌输了怎么办吗?你不该用自己的命做赌的。”

乐景淡淡一笑,“因为我只有一条命可以做赌注。”

威廉一愣,费解的看着乐景,不明白这个年轻人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句话太过沉重,苍凉,是无路可退的赌徒才会做出的选择,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无路可退了吗?

“你其实不应该在乡村办学。”威廉语重心长的告诫着这个行事惊险莽撞的年轻人,“这里的人都很愚昧,他们缺少道德约束,是充满野性的兽,他们怀疑敌视一切外乡人,同样的,他们也不重视教育。村庄里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就要做家务,四五岁的孩童就要下田,没有人认字,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不需要认字。所以你在这里开学校,很难有成效。”

“你为什么不在城市里办学呢?城市人比较有道德,他们也崇尚教育,没有老师会愿意在贫穷落后的乡村教学,但是老师们都喜欢城市。”威廉说:“教育是一个高雅的事业,它不适合卑劣的下等人,只适合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威廉身为一名虔诚的传教士,能对这里的村民作为这样的评价,已经算得上出格了。

面对乐景惊异的眼神,威廉露出一个苦笑,“我来这里之前,也是抱着拯救穷人,让这些羔羊脱离蒙昧的想法的,可是在亲身和他们打交道后,我却发现,有一些人……他们很难教好。”

“我有个朋友,她是个虔诚的修女,收养照顾了很多孤儿,可是……”他叹了口气,艰涩开口:“当地村民认为她是人贩子,要挖小孩心肺做药材,所以……杀了她。”

说起这件痛苦的往事,威廉湛蓝双眸泪光涟涟,心灰意冷道:“我下个月,就打算回国了。”

乐景沉默了。

他知道这个民族的几万万人都得了“精神病”。

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就是这么野蛮可怖。

不仅上等人吃下等人,就连下等人也在狩猎着同类,从同类的血中获得活下去的营养。

可是农民又是隐忍、老实、胆小、善良的。

不被逼到最后一刻,他们绝不会举起镰刀对准他们头上的阶级。

平时遇到难事,邻里之间也会互帮互助,展露出热心肠。

他们只是……太穷了。

老舍说:道德是有钱人说给别人听的,对于穷人来说,填饱肚子才是最大的真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底层农民不过是为了获得生存权罢了。

为了活下去,他们可以做任何事。

一切,不过是……农民太穷了。

“所以……我才要在乡村办学,发展乡村教育。”乐景轻声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国家的主要职业,如果几万万农民无法觉醒,无法获得基本的教育,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权,那么我的国家永远无法站起来,也永远无法成为现代文明国家。”

“……你选择了一条最难的道路。”威廉复杂的望着乐景,湛蓝双眸浮现了种种思绪,最终他诚心诚意说道:“祝你成功。”

乐景苦笑一声,坦然回答:“我从没想过我能成功,应该说,失败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