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7页)

次晨,英王周鼎从令人昏睡的药效中醒过来,昨夜的疼痛已经得到了缓解。他伸手向床边,忽然摸到一只湿乎乎、毛绒绒的物件。

他心中一惊,睁眼坐起,却见凌晨熹微的光线中,一只血淋淋的马头摆在他枕边,血水犹温热,正是他发病前最爱的一匹马。

英王周鼎一声惊叫还未送出口去,人已经因为心脏突然传来的剧痛软倒下去。

待到一个时辰之后,那李氏妾室前来探看,才发现这一切。她尖叫着跑出去,口中嚷着“有人杀了王爷!”“王爷**了!”。

很快,王府长史带着一众扈从闯进来,医官也得到消息赶来,最后世子周泰与李氏所出的周安也赶来。

那医官看过之后,却是一场虚惊,英王周鼎只是晕厥,并不曾死去。

虽不知那马头是何人所为,但其含义是明确的。

这次事情过后,英王周鼎便有些杯弓蛇影了,就是被人扶着走动、活动身体的时候,看见地上一片叶子的阴影,也以为是穆明珠派出的人到了。

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清楚在雍州除了穆明珠没有第二人有这样的动机、也没有第二人有这样的胆量与手段。

若在他盛年之时,说不得会再次主动出击,与穆明珠拼个你死我活。

但现在他已经疾病缠身,面对穆明珠的反击,竟然退了一步、采取了守势。

英王周鼎本就因为那所谓的王者之疾,先是关节、乃至于脏器都遭到了损害,如今日夜难以安眠、疑神疑鬼,那日马头之事后,杀了一批王府的扈从。就连他从前最宠爱的李氏,不过因为多提了几句儿子周安,便被疑心是巴不得他早**也,给他大骂一场轰出屋子去,当着一众下人给了个没脸。

如此过了半个月,英王周鼎本就不甚康健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一直紧张的神经,关节的剧痛还在其次,不间断的头疼与心疼,乃至于无名脏器疼,甚至于尿液中都有了血。不管医官怎么调理,到底没有华佗的本事,那英王周鼎渐渐露出了几分下世的光景。

这日王府中几个有头脸的婆子正躲在园子里说话,说起近日那世子妃诞下的孩子,再过两个多月的百日宴。

“哎唷,听说那抓周的东西可稀罕。”其中一个婆子笑道:“方才那侍女送东西去给世子妃看的时候,我正禀完了事情退出来,不巧看了一眼。嗐,这么大的一颗明珠。”她拿手指比划着,一扯身旁另一个婆子头上的绒花,道:“比这个花心还大咧。了不得,才百日的孩子哪里能抓得住。就是抓住了,怕是也拿不起来。”

另一个婆子笑道:“真有这样大的明珠,我那日也悄悄去开开眼。”

又一个婆子笑最开始那婆子,道:“一看你就是没生养过孩子的。那孩子一生下来,抓住什么都不放,哎唷,当时我家那个小讨债鬼,抓着我这里不放,哎唷,痛得我咧……”她按着自己已经软趴趴的胸口,笑道:“从前这一对,支棱着呢!”

于是众婆子都笑啐她。

英王周鼎站在花树后,一动不动听着。

他不动,扶着他的李氏也不敢动。

李氏本是按照医官交待的,扶着他走动,谁知道却撞见这一群胡说八道的婆子。这些婆子说话没有忌讳,怕是要惹怒了王爷。

其实仆从私底下,对主人家什么脏的臭的都说。

英王周鼎也不是因为这样而站定不动。

直到那群婆子谈天说地尽情而去,英王周鼎才嘿然出声,道:“明珠。”

李氏不明所以,胆怯地抬眸看他——这段日子以来,英王周鼎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发火。

这日英王周鼎却没有发火,任由李氏搀扶着,转身往回走。

走到寝殿门口,他又道:“嘿,好大的一颗明珠。”他眼神发直,脸上有一种灰败的死气。

李氏看得心惊,压着情绪,勉强扶他回了房中,看他躺下去,便逃也似奔出去。

当夜英王周鼎便咽了气儿。

次晨消息传开,英王世子周泰因为要料理后事,虽然悲痛,却还镇定;世子妃因生产未满百日,月子期间也不曾出来。阖府上下,只有一个人哭得最是真切,那就是李氏。

毕竟三五日前,她给英王周鼎守夜的时候,英王还拉着她的手,说那日骂她叫她受了委屈,又骂世子不孝、不给他吃鱼;又说他怕是不成了,他去之前,要给她后半辈子安排好了,说是要上奏朝廷,改立她所出的周安为世子。

当时李氏喜不自胜,还要压着情绪,要他先养病,等病好了怎么都好,一番表态引得英王大为感动,认定她是真心待他,说是过几日好些了,能拿得起笔、关节不痛了,便立时修书上奏。

现下可好,言犹在耳,人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