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4页)

常年在梁国的威胁之下,固然有要坚持北伐的将士,但也有一听打仗就心惊肉跳的大臣。

这些听起来荒诞可笑的说话,在其支持者的奏章论述中,也有一套严丝合缝、足以迷惑众人的理论。

“所以现下军资后勤等事,还是由左相韩瑞总理,再由陛下亲自定夺。”萧负雪把朝中形势大略一讲,轻声叹道:“只是左相本就百事缠身,如今也是苦无良策……”

穆明珠仔细听着,双目炯炯有神。

萧负雪说了一番正事,方才的悸动暂时褪去,抬眸看了穆明珠一眼,猜测道:“殿下可是有意经手粮草后勤一事?”

穆明珠并没有避讳,轻声道:“我虽然这些时日都在韶华宫中养伤,但托右相大人的福,也知道外面的动向。如今梁国的兵马在边境已然南下,朝中有志之士都踊跃想往前线去——譬如穆武不是也主动请缨,要上阵杀敌么?”她轻轻嗤笑了一声,“以他的武艺,不给敌人捉去就好了。旁人上前线为的什么不好说,但穆武不就是为了兵权吗?只是他在母皇那里一向有‘鲁直’的好印象,倒是说什么做什么,都像是全无心机了。我却不行,才从扬州回

来,已是闹出一场大事,若是这当口再请求往前线去,便更显得心怀叵测了。”她顿了顿,思量着轻声道:“在中枢做事,右相大人不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吗?”

萧负雪全然明白她的用意,却是轻声道:“其实,殿下这阵子养伤是最好的……”他一直留在建业城中,当穆明珠在扬州的时候,他是近距离看着皇帝反应的。

穆明珠在扬州拿到了兵权,归来落水重伤,又恰逢梁兵犯境,所以见到的乃是慈爱宽容的皇帝。

萧负雪担心她并不了解皇帝的真实心情,低声道:“正如殿下所言,您刚从扬州回来,哪怕不掌兵权,要在中枢做事,也是很扎眼的……”他顿了顿,忽然轻声道:“不如臣举荐殿下……”

穆明珠微微一笑,萧负雪是觉得她主动谋差事、还是容易惹得皇帝起疑,所以他要举荐她出来做事。

“不必。”穆明珠轻声道:“你放心,我不会主动揽这差事的。”

“哦?”萧负雪微微一愣。

穆明珠知道他方才阻拦,是担心她不知皇帝心思,其实她太清楚皇帝的心思了。

萧负雪清秀的眉毛轻轻蹙起,有几分掩饰不住的担忧,轻声道:“殿下要做什么?”

穆明珠还未说话,就见殿外一队人行来,正是母皇身边的宫人——却是到了晚膳的时候,来接她去母皇处说话了。

这正是昨日皇帝穆桢所允诺的,若是哪一日得了片刻闲暇,便召穆明珠过去说话。

穆明珠回眸,冲着萧负雪一笑,道:“瞧瞧,机会这不是就来了吗?”

萧负雪原本以为还能与她再多留片刻,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不曾说,眼见皇帝的宫人已经越来越近,只得从怀中摸出一叠信件,呈给穆明珠,低声道:“此前殿下伤重静养,臣奉陛下之命暂留了殿下的信件,如今殿下既然好转,便都转交给殿下。”

穆明珠随手接过来,笑道:“有劳。”

萧负雪便起身告辞。

“右相慢走。”穆明珠也站起身来,见他立定不动,而母皇的宫人将要入殿,便又低声道:“改日我再寻右相,

单独说话。”

萧负雪微微一愣,抬眸看向穆明珠,却见她这一趟去扬州不过数月,却好似经历了许多年的成长——从前眉宇间属于少女的那一段天真稚气,已悄然消失,此时望着他的那双明眸之中,暗光涌动,似有情又似无情。

“是。”萧负雪回过神来,听到外面纷杂的脚步声,知道不该再留下去,终于退行出了殿门。

穆明珠随意翻着他临走前呈上来的那一叠信,等着母皇的宫人入内。

却见那一叠信,有来自扬州秦无天、王长寿、静玉等人的,也有来自萧渊、林然的——大约都是听说了她落水重伤之事,发信来探问的。

穆明珠漫不经心翻着信封,视线从一个个熟悉的写信人名字上划过去,忽然目光一凝,握着最后一封信愣住。

她不曾想到这里面竟然还会有齐云写给她的心。

然而信封上那清晰的“齐云”二字,不算优美,却透着些倔强,正是齐云亲笔。

穆明珠微微一愣,待要拆了那信看,却听一声“公主殿下”,母皇的宫人已经入内。

她来不及看齐云的信,在把这封信放归到那一叠信之中和留下来拿着之中犹豫了一瞬,还是把齐云这封信收到了袖中,抬眸笑对母皇身边的宫人道:“姐姐怎么来了?可是母皇有令?”

果然便是来接她去见皇帝说话的。

皇帝派人来接,穆明珠自然要尽快穿戴齐整赶去,不能让母皇等着。在由侍女挽发的过程中,她本可以拆了齐云的信,但不知为何,在有些仓促的环境中,她到底是没有打开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