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069(第5/6页)

房子买好了,要想能在明年初就住进去,苏启航就得赶紧找人过来敲墙搞装修,同时也需要人来盯着这边的进度。

于是这些事情,就又得落到苏启航他爹苏德平的头上了。

好在苏德平跟钱多娣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苏启航的事他很少念叨。从给自家老二做事起,都是苏启航喊苏德平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盯房子进度这些事,也都是苏德平干惯了的事。

苏启航那边找好施工队后,剩下的就全交给苏德平了。

苏德平就没再管店里收钱的事了,每天都上那边帮苏启航盯着了。

周想华跟杨建忠那边是连着好几天都没怎么见到苏德平了,就好奇的问了苏启航。这才知道,苏启航在省城又买上房子了。

当时两口子是没说什么,可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周想华跟杨建忠就过来问苏启航了:“姐夫,你买房子那小区还有房卖不?”

原来两人听苏启航简单的说了一下他买的那新房子后,晚上周想华跟杨建忠躺床上就商量起来了。

杨建忠先提议的:“想华,你说我们要不要也跟着姐夫一块,上那边去买一套房子呀?”他想的很简单,就是觉得苏启航眼光好,跟着他走不会亏!

就好比服装市场里边的这两个门面,他们可不就是跟着苏启航才买下来的么?

就连做生意,也是跟着他们才来的省城。瞧瞧这才多长时间啊,一年都没到!他们两口子的存折已将破了十万这个数字了。

想到这里,杨建忠其实也有点后悔,当初多买几个铺面就好了。但这事他也不怪苏启航和周胜男,因为原本他们是只想买一个铺面的,还是苏启航跟周胜男反复问他们,要不要多买一个,少钱了的话,他们那边可以借。

最后也是借了苏启航和周胜男的钱,他们才能多买上一个铺面的。

杨建忠是从利益上去想的,可周想华却不是。

周想华想到了苏启航跟她说的,那房子所在的小区对面就是他们省城最好的小学之一后,才疯狂的动了心。

要说来省城做生意,最让周想华难受的就是,见着一些上店里买衣服的客人带着三两岁的孩子来了。

因为每瞧见一次,周想华就忍不住想念在县城的周涛。要不是后面姐夫苏启航店里都装上了电话,周想华只怕都想回县城看一眼孩子了。

“我也觉得可以去那边买一套房子,毕竟咱们也不好一直住在姐夫这里,总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的。”以前是没办法,好点的房子人家根本就不卖,太破旧的房子也不是不能买,但是买了没法直接住,得推倒了重新修建。

可他们不比苏启航,没人帮他们去盯着修房子的事情呀。现在难得碰上这种买了就能直接住进去的楼房,就真不想错过了。

周想华在那还说道:“等买了房子,咱们就能把涛涛也接到身边来了。”

至于店里的生意,在这之前,周想华跟杨建忠俩人就商量好了,等今年过年回去,他们让苏启航帮着也上苏家村那边招两个帮工去省城。

毕竟明年他们要多开上一家店了,只他们两口子,那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然后现在,周想华跟杨建忠就来问苏启航房子的事情了。

苏启航也觉得那房子能买,尤其是他们还打算把周涛接到省城身边来的话,那买好了房子,周涛以后要是想跟他家嘉宝一样在省城上学就方便了。

因此苏启航就把地址告诉了两人,还跟他们说道:“去看看吧,店里的生意我喊个帮工先去帮你们顶一上午。”

周想华跟杨建忠两人一听,可不就带上钱,立即赶去买房了么?

等到他们俩个再从那边回来时,周想华是一见到苏启航就笑着跟他说:“姐夫,买了!买了套六十多平的。”

他们那边跟苏启航不一样,周新民跟赵满英在火柴厂上班那么多年了,再等个七八年这样子就可以退休了,他们这会是不会想着辞工的。

周新民跟赵满英不过来,那周爷爷跟周奶奶也不可能上省城来。所以周想华跟杨建忠他们那边就只会多上一个周涛,在看房子的时候,他们俩就觉得那六十平的房子完全够住了。

而且房子里边的户型设计,对于从小住在家属楼的周想华来说,简直是出乎意外的惊喜了。

里边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设计不说,竟然还带着一个可以晾衣服的大阳台!这就再也不用像在家属楼那会住的那样,上厕所要出门,洗东西要出门,做饭要出门……感觉除了睡觉,是啥啥都要出门。

周想华就觉得花三万多在省城买个这样的家,值!

他们那边还不用像苏启航敲墙再搞装修什么的,最后就直接从苏启航找来的那个施工队里借了两个师傅上他们那边稍微搞了一下,就可以开始往里面买家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