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苒苒的家底(第2/2页)

杂货店的老板没有听出来,每次从京市打来的电话是以前那个时不时来看穆老头的瘦弱女孩。所以相信了穆老头说的话——我的故人家的孩子,特别有良心,知道我现在孤零零一个人,就想把我接到京市去享福。

“那你怎么还不去?”

“我可不能那么不要脸,直接去蹭吃蹭喝,哪行啊?”

“那你就跟人家说你不去了呗?”

“我也不能枉费孩子的一片心意对吧?过段时间就去了。”

这次,穆爷爷在电话里告诉沈苒,他会被学生接到家里去过年,让沈苒不要再打杂货店的电话,他有空的时候会给沈苒打电话。

沈苒还挺开心,至少穆爷爷过年不会再孤单。

左邻右舍的人发现,巷子里性格有些怪异的穆老头家里突然来了一些看起来像是军人的人,他们手里拿着一些诸如铁锹锄头之类的工具,院门被关起来。晚上后,院门才被打开,这些人从里边搬出四个大箱子。

穆爷爷站在院子里,看着把箱子挖出来的人把之前挖开的土填回去,又想起刚才打开箱子看到的情景,不由得感叹,爸妈连藏头诗都没有说清楚,原来他们给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两箱的黄金,还有两箱的古董。

这下不好玩了,原本他想把父母留下的所有东西都给苒苒做过年的红包,结果却多出来了两箱的古董。

虽然他对古董并不了解,但是也基本能看得出来,这里边肯定有国宝级的文物。哎,要是没那么多人看到,没准还能给苒苒玩几天,再捐给国家博物馆。

现在那么多人看到,肯定不能再给苒苒玩了。不开心!

临近春节还有三天的时候,一列开往京市的列车上,靠近火车头的车箱,被荷枪实弹的军人守护着,朝京市疾驰而去。

列车到站后,文物部门负责人立刻登上列车,走向那四个箱子。

国之瑰宝、无价之宝、凤毛麟角……这些词汇频频地从文物专家口中说出来,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一个比一个激动。

穆爷爷有些心痛,他家苒苒恐怕是不能单独再看这些文物了。哎!

幸好还有黄金!

上级部门帮忙牵线搭桥,把这两箱的黄金存放的银行的保险库里,穆老爷子可以随时支取。

除此之外,穆老爷子在京的落脚点也确定下来。他正式接受京大的聘任,担任翻译的工作,他在京市也有了正式的宿舍。宿舍是一个两层小楼,二十年前,这个房子曾经属于穆老爷子的舅舅。

接受京大聘任的条件之一,穆爷爷就是希望他来这里后,能住这套房子。

房子什么时候空出来,他什么时候过来。

这不,赶在春节前,终于空出来。他给苒苒的礼物也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一切都刚刚好。

要不要去给苒苒一个惊喜呢?

穆爷爷觉得没有必要,他又不是宋时,这么没有自知之明,干嘛要去当个多余的人。今年,沈苒刚刚年满十八岁,她的人生刚起步,和亲生父亲相认,摆脱原生家庭。对于这孩子来说,是全新的开始。

对于那位父亲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所以,春节就让他们父女俩相互守望吧。

至于他,早就已经习惯一个人过日子。

当然了,对于他穆行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把年纪,对社会来说还有用,也是一种造化。

就在穆行寻思着要不要到外面去采购一些生活物资,还是直接去学校食堂蹭饭的时候,宋时突然到访,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往屋子里搬了几箱东西,自我介绍说:“穆老您好,我叫苏晓光。”

穆爷爷上下打量苏晓光,然后问:“你爷爷原来是不是在钟家干活的?”

苏晓光的眼睛瞬间亮起,“您认识我爷爷?”

“算是见过吧。”

苏晓光说:“那咱们也算是熟人了吧,穆老,今年过年,我陪您一起过呗?”

穆爷爷说:“你要是没地方去,我当然也可以收留你。不过你只能住楼下的房间,看你应该会打呼噜,别影响我休息。”

苏晓光连连点头:“行行,没问题!那我这就去给咱们准备午餐。”

苏晓光走开后,穆爷爷上下打量宋时,“哟,精神面貌比半年前好很多嘛!”

宋时微笑,“谢谢穆老。”

“哼,别谢我,我看你距离达成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嗯,不着急。穆老,您不是说,我应该晚几年再考虑那个问题吗。我觉得您说得对。”

穆老横了宋时一眼,“我说什么了?我什么也没说!”

我家苒苒有那么多家底,完全可以不考虑嫁人。二十岁可以找二十岁的对象,三十岁也可以找二十岁的对象,四十岁也一样。没必要被婚姻禁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