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秋后来算账(第2/6页)

能让萧宁选他为鸿胪寺,这一位跟萧宁第一回 见面,就是作为使臣和萧宁碰面的。

口齿伶俐,又是一个极懂时势,还能看透人心的人,就算是语言不通,那也不妨事。

“来者是客,来者是客,你请。”东胡汗王,正是当初第一个和萧宁交易的左王,几年不见,越更显得富贵了。

身边的臣子与南宫致远相请,南宫致远也不客气,随人入内,朝这一位东胡汗王见礼。

“公主殿下让某代之向汗王问好。”萧宁主理与东胡贸易之事,与这一位东胡汗王可是直接碰面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助他在旧汗王死后,成为东胡的新汗王。

又迅速地收拢人心,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令东胡人心皆向于他。

“我与公主殿下也许久不见,她与陛下可安好?”东胡汗王就想起萧宁那个小身板了,小小年纪手握大权,这也是没谁了。

这么多年过去,中原虽然动荡,但萧宁这都成了镇国公主了,这一番变化,更是昭示萧宁的权势比起从前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像他们吧,之前你来我往,互通有无,也算是合作愉快,这不是因为西胡说得必赢萧氏,东胡真不想亮出兵马在雍州边境上,惹得大昌不喜。

想想曾经的大兴,要不是总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令雍州纵然是大获全胜都不曾长驱直入东胡,或许他们东胡早就没有了。

额,有使前来,明摆着就是要算账,东胡汗王早就跟臣子们商量过了,定不能惹起大昌的不满。

就算是怀揣着不满前来的,也要消除大昌使臣不满回去。

南宫致远何等人也,从进入东胡境内他就觉出来了,东胡对他们大昌,尤其是对萧宁,感觉很玄妙,既敬又畏,以至于对他一个使臣也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似是生怕不小心惹了南宫致远不喜。

想到他离开大昌前,有人提醒他一句,道他入东胡,只要摆好架子就成,旁的都不用担心。

之前他还不太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好像有些明白了!

东胡汗王长得像个富家翁,一眼看过去脸上都笑容,十分客气。

旁的人吧,他们也一样的客气,好似面对的不是南宫致远一个人,而是有数十万大军就站在他的面前,只要他拧一下眉头,数十万大军便会长驱直入,灭东胡。

???大昌没有这么强的实力,也不打算亡一国。

他们脑补得太过,南宫致远也只能将功劳记在萧宁的头上。

“想来汗王已然明了外臣前来何意。”南宫致远客气的作揖后,思量他们的客气倒是挺好的,须得让他们害怕大昌才行,否则岂不是难以达到他此番前来的目的。

“知道,知道。”东胡汗王是懂得雅言的,虽然不是特别的利落,这几年也都学得能正常交流。

“我们也是受西胡蒙蔽,好在我们汗王英明,牢记与当初公主殿下的约定,绝不敢随意兴兵进犯大昌,毁了这多年交好的情谊。”东胡汗王不便开口说的话,自有臣子代为开口。

过错,必须都是要归于西胡的头上的,就是西胡挑起的战事,要不是他们,大昌也不会再有兵祸。

东胡是被骗了,骗着也跟着兴兵,好在没有真正发兵,这就是幸事是吧。

意思南宫致远是听明白,好在他来也不是要追问细节的,东胡没有真正的发兵,这确实算是一桩好事,但也不能就此掀过,如何让东胡为此付出代价,萧宁已然将处置告知南宫致远,现在却不是说起此的时候。

“眼下西胡受两面夹击,难道汗王无动于衷?原本胡人就是一族,若不是西胡叛出,又怎么会一分为二?

“这些年,西胡不断地壮大,大有将东胡消灭之意,这何尝不是以下犯上?难得有这大好的机会能让西胡归汗王一统,汗王舍得放过这大好的机会?”

对啊,南宫致远前来不仅是为算账,更是为了让东胡的20万兵马有用武之地。

“这......”其实这点心思,不是没有人想,只是一直都在考虑,若是他们做了,接下来大昌是不是会趁机攻打他们东胡?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东胡自己做出了什么事,不需要别人再提醒,一但出了事,他们也得好好地考虑考虑,若是有人跟他们一样,费尽心思要他们的命,他们该如何是好?

这一层不是没有可能。

是以,就算南宫致远现在来了,挑明这一点,更是希望他们东胡可以出兵,说句心里话,他们其实还是不太想的。

“东胡若是不出兵,大昌所攻下之城池,或是皮山国,依耐国所得的城池,都将归我们所有。”南宫致远很清楚地知道东胡最忧心的是什么。

比起别的国,东胡最怕的是大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