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关门来打狗(第4/6页)

雍州内各方势力,每一个人的反应,又何尝不是值得程八子学习的。

本以为欲趁雍州动乱之际,重夺雍州大权的世族们,其实都只是不约而同,配合萧宁制造雍州内乱的局面。

不仅是雍州,就是冀州世族,竟然都可以完全配合萧宁。

程八子一直想问萧宁究竟哪来的胆量?敢以两州城池,赌上人性复杂,布下这样一场大局?

扪心自问,这天下间谁能有萧宁这样的胆识,还有这份气度。

越想,程八子对萧宁越是佩服,闻萧宁之令,默默的为萧宁竖起大拇指!

“小娘子放心,这一场仗我来打。”程逵第一个站出来,早等着仗打的人姗姗来迟,结果发现萧宁已经把吴朝逃兵团灭了。

雍州这些日子过于太平安宁,让天下人不由得觉得雍州怕事,那就让他们睁大眼睛看清楚,他们怕不怕事儿?

“此战交给程将军。”程逵的心思萧宁一清二楚,赞赏的点点头,同意将此事交给他。

外形而言,程逵和曹雄有几分相似,只是一个年轻些,一个中年的年纪。夜幕之下不仔细看,想必无法辨别。

“不过将军需得将胡子剃干净,既是扮演曹雄,当然务必神似。”萧宁的视线落在程逵脸上的胡子,程逵一听,本来喜上眉梢的人,瞬间垮了脸。

一把伸手抚过脸,程逵甚是不舍得问:“必须得剃?”

萧宁虽面带笑容,分外认真地问:“将军以为?”

事有轻重缓急,程逵分得轻重,纵然在是不舍这脸上的胡子,也只能干巴巴的答应道:“小娘子放心,换上曹雄铠甲时,我老程肯定没胡子的!”

古人的规矩都是三十蓄须,萧宁从前看到的都是不留胡子的人,到了这个世道,每每看到蓄须无端老了好几岁的人,很多时候都无法适应。

“徐州也该有好消息传来了。”曹根为了拿下雍州那是下血本了,将所有可以抽调的兵马全都调转雍州。

甚至就连徐州方面也都将兵马撤出,只为用最快速度拿下雍州。

程逵一听咯咯直笑,“将军定是欢喜坏了!”

这要是叫萧谌听到他这话,必然要狠狠的唾一句,屁的欢喜坏!

事实上的萧谌,被雍州闹出一出接一出的事惊得寝食难安,虽然知道这定然是萧宁用计,只为了诱敌深入,好关门打狗!

可是大半的雍州都丢了,万一在这时候有哪一个不忠心的人趁机捣乱,雍州想要收复,谈何容易!

然,萧谌亦清楚,他在徐州配合萧宁,就能让曹根倾尽兵马尽快发兵雍州,如此一来才能将他的兵马全歼,萧宁收回雍州。

怎么样配合,再没有比火急火燎的攻打徐州,更能表现出他内心焦急。

当听说曹根的兵马退出徐州时,萧谌暗松了一口气,心知唱了大半天的戏,终于把人引入彀中。

这时候更得一鼓作气拿下徐州,他断不能比萧宁都不如。萧宁能诱敌深入,歼灭曹根众多兵马,他连个徐州都的打不下。

所谓的起义之师,不过是因受徐州刺史欺压而民不聊生,不得不起来反抗的普通百姓。

萧谌早就想对徐州刺史动手,终于和徐州刺史会面,萧谌毫不犹豫的直取徐州刺史项上人头,并且送至义军处,更以安抚。

让人不忘告诉义军,雍州对待百姓的税收,以及如何分田分地域的政策。

雍州如何厚待百姓,早已为天下皆知。

百姓所求不过是安宁太平而已,又有谁能得安宁太平的日子,还想犯上作乱,搅得天下不得安宁?

这只义军已经扩展到5000人数,能够令徐州刺史如芒刺背,恨不得立刻平定,也是因为这只义军骁勇善战,而且势力在不断的扩大,偏偏徐州刺史因利又跟徐州的将军闹翻。

没有兵马在手的他,为保全性命,只能向雍州求援。

万万没有想到萧谌生平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祸乱百姓的官员,见一个恨不得杀一个。

哪怕萧谌发兵徐州是因徐州刺史求援,并不代表萧谌要因他的求援而放过他。

因雍州内的好名声,义军们听说是雍州的骠骑将军萧谌接手徐州,并且对义军许下承诺,既往不咎,还能一视同仁给他们分田分地,税收一律按雍州定下的规矩,立刻放下手中的刀剑归顺雍州。

这样一直以来都想说服义军归顺的扬州方面,尤其是韩靖听闻消息后气得咬牙切齿。

在萧谌平定徐州之后,很快也得到雍州的好消息,不仅所有被吴朝夺去的城池拿回,豫州亦大半落入萧宁之手。

而吴朝内,曹根听闻28万大军被歼,长子曹雄被萧宁所杀,战死沙场,吐了一口血。

可惜人没死,而且立刻让兵马向京城靠拢,一些该丢的城池,曹根让人丢得毫不犹豫,只为确保京城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