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韩曹皆称帝(第3/6页)

必须得说,简明相当有眼力的。明白大势已去,碰上萧宁这等聪明人,他既不是对手,不能与之抗衡,何不老老实实的跟在萧宁的身后。

看萧宁对待将士态度,没有一丝一毫草菅人命之意,几番作态,皆是礼贤下士之人。

这样的人不追随,他是想跟随什么样的人?

当然,先前不能否认,简明也是有野心的,想趁天下大乱之际,打下一份基业,或许将来有可能问鼎天下。

可惜首战落败,刚出手碰上萧宁,直接把简明的所有野心打得烟消云散。

原以为在青州无往不利的他,定能一鼓作气拿下更多城池,万万想不到,他的想当然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要不是萧宁看在他本事不小的份上,一再饶恕于他,简明早已命丧黄泉。

“将军信任,我必不负将军所托,必让青州更上一层楼。”萧宁赞叹的扫过简明一眼,很是满意。

简明收获萧宁赞赏的眼神,何尝不因萧宁的赞赏而欢喜。

果然,萧宁要的从来不是跟别人共掌一州,而是由一家做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将心比心,从前简明怎么想的,现在完全可以套用在萧宁的身上。

你来我往,相互奉承,也为安彼此之心。

总的来说,这一回萧宁大获全胜。

既得青州,也能杀一儆百,叫冀州世族明了,萧宁绝非不敢动他们的人。

但凡他们越及萧宁的底线,如那约法三章,萧宁定毫不犹豫地直取他们项上人头。

也有人反应过来,从始至终他们就是萧宁推出去诱.惑青州的一颗棋子,为的就是拿下青州。但那又如何?

兵马是萧宁给他们的不错,倘若不是他们贪心,有所谋划,又怎么会心甘情愿为萧宁所用?

今日败于萧宁之手,连盟友都被杀了两个,他们同样不敢吱声,皆因弃伤兵之事,若萧宁也能宽恕,天下人心尽失。

比起区区世族之心而言,显得无足轻重。

明了其中关键,世族除了暗骂萧宁一句心机阴沉,再不敢多言。

至此,青州落入萧宁之手。萧宁借简明之手,迅速接管青州,同时也将简明手中的兵马重组。

简明依然是领兵之人,但所领的再不是青州之兵,毕竟兵马在手便等于手握利刃,萧宁绝不允许兵权落入外人之手。

一开始简明是有些不适应,可后来被身边的人提点,又觉得萧宁能懂得掌兵之权,不可落于他人之手,挺好的。

他反正只要跟着萧宁有仗打,并不在意手里有没兵。

自然,这也是因为萧宁让他参与雍州练兵之法,等看完之后,简明更意识到和雍州兵马之间的差距,也就明白自己为何会败于萧宁之手。

至此,简明是真正的心悦诚服,萧宁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青州之内带有不服萧宁者,简明第一个出头,先把人拍老实。

诚如顾义所言,萧宁擅长等待时机,并不愿意强取,纵然夺得城池的过程多有波折,可一旦拿下城池,萧宁便能用最快的速度安定城中人心。

不得不说,看得长远的人都不禁感叹,萧宁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

与此同时,扬州也终于传来了确切的消息,韩靖称帝了!立国为越,定都南昌。

虽然顾义早有猜度,万万没想到韩靖是真敢做,一鼓作气直接称帝,简直是令天下震惊。

这只是开始,莫忘了曹根!

扬州传来韩靖称帝的消息,不到三日,京城再次传来曹根称帝,建立吴国的消息。

真真是被顾义说得分毫不差!

其实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第一个称帝的人应该曹草根,没想到曹根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最后并没有迈出这一步,直到小皇帝惨死于韩靖之手。(韩靖被坑的)

萧宁那时候还在青州,眼看快过年了,这接二连三传来的消息,明摆着是让人过不好这个年。

同时,雍州也传来急报,毕竟各方势力皆已称帝,现在天下人都在观望雍州。

雍州之内很显然也有不少人催促萧谌赶紧称帝。

送到萧宁跟前的急信不是一两封,而是十几二十封,每一封上的内容几乎一样,都是希望萧宁暂时放下青州和冀州的事,先回雍州处理此事。

萧宁拿到信时,第一个问起旁边的顾义,“先生以为当如何?”

“小娘子心中自有决断。旁人急,雍州当急于一时?”即是奉承了萧宁,同样也表明了态度,很显然顾义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请先生随我回一趟雍州如何?”萧宁这些日子虽然得了不少人才,但既得人才也需镇守各方。

她从雍州带来的人,如明鉴和崔攸,都得让他们坐镇一州。

“某之幸也。”顾义何尝不期待去见一见萧谌。能养出萧宁这样一个女儿的人,会是何等钟灵毓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