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2/16页)

此阵有二十一个阵点,三个阵眼,列在二十四个地方,遍布这一处凡世的五洲四海,阵点和阵眼均有灵物镇守。而尤为珍贵的是,谢孤栦送来的这几页笔记上,竟还明明白白绘出了阵点和阵眼所在之处。

通衢之阵虽已废多年,但说不定阵点和阵眼处能有祖媞神去处的线索,这便是连宋拿到笔记后立刻便出了城的原因。

彼时当三殿下将京中之事全托给国师时,国师蒙了一刻,因为他记得最开始他只是拿着南冉的述史之书去求教了三殿下一个小问题,为何他就成为三殿下寻找祖媞神这事的得力助手了,他感觉有点云里雾里。但三殿下的意思是,九重天上他的元极宫中一直缺一个称手的仙伯,待他凡界之事毕,打算将国师带回他的元极宫,既然国师迟早要到他手下当差,现在就开始当和几十年后再当也没有什么分别。

甫一听飞升成仙后三殿下还要将他继续收在麾下,国师当场就哀莫大于心死了,对自己修道多年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但这事也没有什么再商量的余地。因此在三殿下出城的二十日里,国师想通了一半,觉得无论如何,跟着三殿下寻到祖媞神,护佑神性尚未苏醒、不能自保的祖媞神不被神魔鬼妖四族觊觎这事还是很有意义的。况且三殿下也说了,待东华帝君出关后他便将这事转给帝君。他们其实也忙不了多少时候。

此时,连三的书房中,国师眼巴巴望着更好衣正在喝茶的三殿下:“殿下这些时日,想是已将那二十四处阵点和阵眼查验完毕,可有什么收获?”

他问得直率,三殿下答得也直率:“寻到了沉睡中的雪意。”

可问题在于,雪意是个什么,是个人,还是个物件,国师完全不明白,寻到雪意意味着什么,国师也不明白,国师脸上的表情有点傻傻的。

三殿下看了他一眼:“大洪荒时代,祖媞神自光中降生于中泽的姑媱山,一生点化过四位神使:槿花殷临、九色莲霜和、帝女桑雪意、人主帝昭曦。九色莲霜和栖在小瑶台山中,那正是通衢之阵的一处阵眼,帝女桑雪意则沉睡在第二处阵眼羌黎草原。”他淡淡道,“祖媞当年设阵时,应是以她的三位神使镇守三个阵眼,但是在第三处阵眼大渊之森里,我却未能觅得槿花殷临的影子。”

国师虽然完全不懂神族的太古远古史,但在先帝的栽培下……当然先帝也不懂神族的太古远古史,但先帝是个说话没有章法的话痨,因此国师的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一流的。国师立刻发现了连三话中的问题:“殿下何以断定第三处阵眼一定由神使镇守,且是由槿花殷临镇守,而非另一位神使人主帝昭曦呢?”

三殿下皱了皱眉。国师觉得这个皱眉应该又是在嫌他蠢。国师感到心塞,但是他撑住了。三殿下道:“人主是个尊号,你以为世间能得几个人主?”

国师脑中灵光一闪:“因此人主帝昭曦和人主阿布托……”

三殿下点头:“是同一人。南冉语中将人主称作阿布托,但在神族的史册记载中,唯一的人主叫作帝昭曦,是祖媞神的其中一位神使。”

国师恍然:“南冉古书上说,当年祖媞神献祭之时,人主率族众于祭台之外跪拜……既然当是时人主另有职责,那么第三处阵眼自然不可能由人主镇守。”

刚说完已见三殿下单手将一张阵法图摊在了面前的书桌上。这种时候被三殿下拿出来的阵法图,当然只能是他根据谢孤栦送来的笔记亲自复原的通衢之阵阵法图了。

国师好奇地探过去,见三殿下拾起一支炭笔将其中的二十一个阵点连了起来,竟似两个相交之圆;而三只阵眼中的其中两只在两圆的圆心处,第三只阵眼则处于两圆相交的正中心,亦是整个图形的中心。

三殿下点了点最中间那一处:“此处便是大渊之森。太古远古之阵,若要以正神来守阵眼,以法力最高者镇守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常识。殷临是祖媞座下四位神使之首,既然这套阵法中其他两个阵眼是由霜和与雪意镇守,那这第三个作为中心的阵眼,除了槿花殷临以外,无神可镇守。”

国师了悟地点了点头,却又立刻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殿下方才说九色莲霜和同帝女桑雪意都在当年镇守的阵眼之处沉睡,可槿花殷临却不见踪影……殿下是怀疑这非因他故,而是同祖媞神的复生大有关系?”

就看三殿下静了好一会儿,方道:“既然此世是当年祖媞神羽化的凡世,通衢之阵亦列在此中,包括神使们亦是在此世沉睡,若祖媞神由光中复生,你认为复苏在何处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国师想都没想:“当然是此世。”

三殿下就笑了:“可若祖媞神已复生,虽还未曾觉醒归位,但既是祖媞之魂,必然仙气磅然,你我身在此世,却没有半点感应,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