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页)

许翀那边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伊春军屯这边倒还平静。

夜里,姚春暖还在干活,近来来军屯的人多了,事情也相对地多了很多。

等她稍作休息时,一旁的戚应善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阿暖,有空看看我写的策划书吗?”

姚春暖抬眼,发现他手里正拿着一道折子,想必里面就是他所说的策划书吧。

“好呀,我看看。”越级报告,是职场大忌。但小戚同志还是这么做了,想来必然有他的道理。

这策划书,姚春暖越看越惊讶。

等她看完,她就知道为什么小戚同志会选择越级报告了。这份策划书,不管是交到兑换楼的掌柜那里,还是她祖父这个副掌柜那里,都是被打回头的命。

兑换楼是她一手创办的,工分和功勋制也是她一手建立的,随着军屯发展得越来越好,就越发证明她是正确的。甚至他们把她有些神化了。戚应善想改变她定下的规则,是很难被他们认同并赞成的。

戚应善的策划书则是针对兑换楼、工分和功勋制作了一些改革。

兑换楼里普通的大众的商品物件,他建议出清,或者将价格等值于外面的。剩下的物件,都是比较珍惜的或者数量稀少的,而且产地多数都在外地。可以继续延续先前的兑换方式,也就是说,这一部分珍惜的物件,需要用工分或功勋值才能兑换。

当然,食粮依然是用工分或者功勋值兑换,这是大头。

至于屯民们是不是愿意吃点好的,自己从外面弄回来精品粮食,他们就不管了。说实话,他们军屯的粮食的质量是很高的,外面的粮铺都不一定比得上。

戚应善这策划书,被姚春暖采纳了。她其实早有类似的打算,只是手头上的事情多,一直没来得及去弄这一块。

兑换楼先前包揽了太多商品的兑换了,包揽了几乎整个军屯屯民所有物资的兑换,包括日常用度等方方面面的兑换。现在军屯十四五万人,兑换楼压力太重了。

戚应善的改革是:索性,扔掉一部分包袱。

最初,他们接手军屯时,屯民几乎一穷二白,非常适合用先前的工分功勋制管理,也需要军屯奶着他们一点,补贴一下他们。二来可以培养他们对军屯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荣誉感。

但现在,军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已经足够,即使兑换楼改革。再者,屯民们的荷包已经鼓起来了,兑换楼的兑换机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了,目前需要的以及适合的是自由市场经济。

戚应善改革里,扔掉的那一部分包袱,兑换楼里普通的大众的商品物件,在被兑换楼扔出去后,会进入自由市场经济。

他这个思路是对的。

她有后世的学识和见识,戚应善一个土生土长的大梁人,能看到这一点,很厉害。至少在经济货值方面,有极其敏锐的意识。

一时间,姚春暖看向戚应善的眼睛亮亮的。

她眼中有星星,被她用这般直白赞叹地目光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却又忍不住心生雀跃。

“别这样看我。”戚应善忍不住伸出大掌,捂住她的眼睛。

姚春暖把他的大掌拿下来,“怎么会想到弄这个的?做得太好了。”

“多看多思。”戚应善被她直白地夸赞弄得有些腼然。

她很厉害,他和她站在一起,别人看向他的目光总是很奇怪的。虽然这些影响不了他,但有时候他也想更靠近她一点,证明他也是有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的。咳,除了容貌身材之外。

“我知道你这策划书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军屯发展得更好,但普通屯民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被损害了,难免心中有怨。如果加上有心人士在其中煽动,怕会有流言蜚语对你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觉得你的策划书还可以更完善一点。”不能薅军屯的羊毛了,屯民心里不得劲是一定的。这一点需要引导。

“我不怕。”他一个大男人还能怕这个?

“你好好想想,最好是能以利益换利益。”他们就不会瞎逼逼了,“你那么聪明,肯定能想出办法来的。”姚春暖抱着他的腰,然后迅速抬头亲了他脸颊一下。

突然被袭击,他莹白如玉的耳朵突然就红了。

“好,我回去后好好想想。”戚应善力持镇定。

看他这样,姚春暖索性扔开工作,和他闹在一处。

后来,在姚春暖的提点下,戚应善举一反三,在其中增添了一个商业街,迅速地完善了整个策划。

他们军屯目前十四五万人,早就自成一镇。并且早已按照镇的管理,划分了不同的组。

兑换楼虽然取消了普通商品物品的工分兑换功能,但是军屯开辟了一个新的商业区,这个商业区是对外开放的,也就是说,除了军屯的人,外人也可以进来摆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