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 大结局 结局有红包(第4/12页)

偏僻的汤池中。

沈初一一只手勾住谈教授的脖子,不让他躲闪,另一只手隐没在水中。

刑讯逼供。

水面只有些许涟漪,某位教授表情隐忍难耐,他扣住她的后脑勺,想要亲上去,下一秒却骤然绷直。

她主动凑过去,咬住他的喉结:“谈教授,从实招来。”

他的眼底蓄起一团黑色风暴,忽然扣住她的腰,一个转身,带起一片水花,在她惊呼出声之前,他已经封住她的唇。

许久之后,她靠在他怀里,浑身酸软。

谈教授不轻不重地给她按摩,放松肌肉:“好玩吗?”

沈初一看他。

谈教授:“第一次玩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演员果然也不轻松。”

沈初一咬牙,瞪着他。

她很想直白地问出某个问题,可又不知道要从何问起,也觉得好像不太可能。

谈亦承会是谢云修的转世吗?

就算是,他应该也不会有前世的记忆才对,否则的话,他不可能伪装得这么好,一直到现在才露出痕迹。

可如果不是,他是从哪儿看到的那几句话,也不仅仅是那几句台词,还有他的气质他的语气,简直瞬间把她拉进回忆之中。

怎么问呢?

她有些拿不定主意。

元旦这三天假期,她都心事重重。

假期很快过去,众人一起回帝都,该干嘛干嘛。

沈初一和谈亦承都有课要上,两人也都很默契地没有再提温泉酒店的事儿。

周末,两人一起去爬长城。

很多人可能都没好好去过自己家乡所在的景点,总觉得反正就在自己家乡,什么时候去都行。

谈亦承没有爬过长城,沈初一的话,前面某一世去过,但不是去游玩的,而是去御敌的。

两人这个周末没事,打算去爬长城。

大冬天的爬长城的人很少,但这个周末有雪,长城的雪景很美。

两人穿同款白色羽绒服,同款的红色围巾和手套,一起去爬长城。

长城没开放的部分想去的话也可以,不过沈初一说出来游玩,当然就跟普通游客一起啊,这才有游玩的气氛。

长城这边的温度比市区更低,越往上风越大,温度也越低,放眼望去还真有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万里雪飘。

即便是在这种天气,来爬长城的人依旧不少。

两人牵着手往上爬,有些地方台阶平缓,有些地方却极陡,只有亲自爬一趟才能感受到当初建设长城有多不易。

“这里应该是重建过了吧,当年这个烽火台塌了……”

“当年?”

谈教授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沈初一轻咳一声:“以前来过。”

“跟谁来的?”

“……”沈初一挽住谈教授的胳膊,“跟……跟很多人啊,带兵打仗肯定不止我一个人。”

“是么。”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事儿胡乱感慨什么呀。

元旦过后,很快就是寒假。

寒假两人去了琼岛。

不能出国的话,琼岛肯定是冬季很好的选择,当然了琼岛热门城市的游客也比较多。

两人没选最出名的天涯市,而是去了稍微偏一点的琼岛西线城市,这边也靠海,酒店有独立海域,人少,也很干净。

白天享受阳光浴沙滩浴,晚上换上便装,游走在大街小巷,品尝琼岛特有的美食,听着比密码还难懂的琼岛话。

寒假很快过去,学校开学,柳条发芽,春回大地。

3月份,“张衡”团队又成功预测了一次绵羊国的地震,时间误差在3个小时左右,地震级别在预测范围之内。

有人开始在网上说,没有谈教授主持,这预测的误差真是越来越大了,上次才7分钟,这次竟然都三个多小时,那下次是不是就三天,三十天了?

团队给出了关于误差的科学解释,但人们压根儿不管,反正他们就只看到了误差三个多小时!

最终还是很久都没有出来发声的谈教授,接受了电话采访,又重复解释了一下关于误差。

按照谈教授的说法,目前最关键的是对地震预测的准确率,时间上的误差在72小时内,都算数。

72个小时的误差?

这也太长了吧!

谈教授并未过多解释,不过在他出来解释之后,其他相关的学者教授们也都纷纷发声。

正如谈教授所说,目前“张衡”才进行到第一步,预测地震,关键不是时间上的误差,而是能够预测到地震的发生,至于说时间上的误差,确实,只要是在72个小时内,都算数。

其实道理很简单,能够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哪怕误差在72小时,那有何妨?

能够尽量把时间精确到分秒当然好,如果无法那么精确,其实也不是最主要的。

误差在72个小时,那只需要拿到预测报告之后,把这个误差的时间空出来,以安排地震区域可能受灾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