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还能跨海而来报仇吗?(第2/3页)

一直以来大内氏便同不少大明商人有所联系,多多少少的从这些商人手中获得一些军械,只是那些商人所能够带来的军械只是极少数,根本就不够一次次的征战消耗所用。

可以说大内氏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大明外购军械的努力,每一次石见国高层聚会之时,大内义兴便要问一问,毕竟能够获得多少军械,这直接关系到大内氏的统治是否可以稳定、长久。

偌大的东瀛,从来不缺少为了吃饭而从军的农夫,但是没有充足的军械,却是限制了他们的军事力量的扩张。

东瀛素来缺少铁矿,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工匠努力的打造一把把的精良兵器了,实在是他们原材料缺少,不容浪费。

大内氏空有大量的金银,却是无法获得充足的军械,不止是石见国,偌大的东瀛,大大小小的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几个国家之间的征战,伤者不少,死者却是极少数,便是因为这些交战的士卒手中根本就没有致命军械的缘故。

大内义康冲着大内义兴微微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苦笑道:“少量的军械倒是勉强能过高价获得,可是如果大量,这些明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大内义兴眼中闪过一道凶戾之色道:“看来只能希望中条合利那里能够有所收获了!”

大内义兴等人都知道,这些敢于下海经商的海商,或许他们拿不出太多的兵器同他们进行交易,可是自身绝对装备精良。

大内氏不少堪称精良的兵器正是通过中条合利这一支扮作海盗的人马在海上劫掠海商所得。

随便劫掠一支商队,劫掠的货物不提,单单是兵刃至少数百件之多,差不多够他们进行两次大战的损耗了。

若非如此的话,大内义兴也不至于会大力支持中条合利在外劫掠了。

陶兴房眼中带着几分期待之色道:“家主尽管放心便是,这次中条君盯上的是一条大鱼,想来此番定然收获不小。”

想到中条合利归来不止是能够带来大量的战利品,更是能够获得大量的兵器,他所统领的大内氏家兵之中不少人可以更换更好的兵器,陶兴房便忍不住一阵的激动,恨不得中条合利马上归来。

一名家臣脸上带着几分忧色,张了张嘴,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

大内义兴目光扫过对方,不禁道:“村上君,你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村上正一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带着几分忧虑道:“家主,此番中条君前去劫掠的那一支船队怕是来头不小,我怕……”

不等村上正一将话说完,陶兴房便带着几分不屑道:“不过是一支商队罢了,就算是来头不小又如何,对方最多就是大明哪一位权贵所支持的商队罢了,就算是被劫掠了,那又如何,难道对方还能够跨海而来报仇吗?”

在场的一众人闻言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东瀛毗邻大明,相互之间的联系却是从来都没有断绝,在大内义兴这些人的眼中,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但是他们东瀛也是不差啊。

虽然说大明国力雄厚,却也拿他们东瀛没有什么办法不是吗?

再说了,商人在大明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尤其是大明禁海之策施行之下,那些下海的商人在法理上便得不到大明朝廷的支持与庇护,所以说他们就算是劫掠了,也断然不会惹来大明朝廷的关注,那些商人就算是有天大的背景,也绝对不可能惊动大明朝廷。

显然大明在楚毅主持下施行开海之策的消息还没有在东瀛传开,虽然说大内氏能够察觉到这段时日,自海上而来的大明海商似乎一下子多了许多,但是大内氏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这些海商会突然暴涨。

反正在大内氏眼中,这些海商都是一头头的肥猪,只要被盯上了,那么就只有被劫掠的下场。

就好比被盯上了的顾氏商队一般,正因为顾氏商队规模不小,在石见国进行交易的时候暴露了实力,所以被中条合利给盯上,愣是在海上追杀了顾氏足足几天几夜。

村上正一微微叹了口气,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是多虑了。

却说楚毅率领着那一支庞大的舰队在海上航行,天公作美,这一路之上竟然没有遇到什么风浪,顺风顺水的出现在东瀛近海。

大船穿过一片片的岛屿,按照顾氏所留下来的向导的指引下,楚毅等人终于看到了石见国之所在。

石见国以石见银山而出名,那一座高大的石见银山可以说极为醒目,遥遥望去,可见连绵山脉。

一名皮肤有些干燥发黑的老者这会儿正微微躬着身子,一脸恭敬的向着楚毅、卢大柱等人道:“诸位大人,那便是石见国的石见银山之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