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阁老之死(第3/4页)

顿时一片喊杀之声传来,大明步卒齐刷刷的迎了上来,而那些炮兵则是三三两两驾着一门虎蹲炮便行后退。

然而鞑靼人就如同疯子一般,死死的盯着炮队,连绵冲锋下,步卒显然很难挡住冲锋的骑兵,很快防线便崩溃了一角。

一名明军将领见到这般情形,咬牙吼道:“弃炮!火炮手速撤!”

在大明军中,火器的装备数量几乎占了四分之一多,但是优秀的火炮是却是不多,相较于火炮没了可以重铸,但是这些优秀的火炮手若是死了的话,那可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尤其是楚毅特意叮嘱过务必要保证这些自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火炮手的安危,所以那名将领才会那么干脆的选择舍弃火炮而保全火炮手。

随着鞑靼骑兵冲进炮阵之中,原本轰鸣不绝的炮声终于渐渐消失,达延汗放下手中千里镜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或许骑兵冲击炮阵付出的代价不小,但是在达延汗看来,就算是再多一倍的代价,那也是值得的,至少迎战楚毅所带来的大军的鞑靼士卒迅速稳定了军心。

楚毅同样看到这一幕,只可惜面对达延汗的举动,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眼下他所能够依仗的也就只有人多势众,再加上大军同鞑靼大军纠缠在一起大大的避免了鞑靼骑兵冲锋所带来的威胁,如此方才能够在交战当中占据一定的上风。

双反加起来二十多万大军,就算是平展在大地之上,那也至少要十几里方圆才能够容纳双方大军交战。

这个时候所考验的便是双方对各自手下大军的掌控能力以及军中将领的局部应变能力的时候了。

处在双方大军中心位置的自然是杨一清一部成功吸引了鞑靼注意力的数万明军,此时数万明军在杨一清的调度之下,圆润如意,尽显杨一清统兵之能。

到底是大明朝堂之上数得着的统兵之才,杨一清几度任三边总督,军事才略可见一斑。

反观鞑靼一方,本身鞑靼便是以大大小小的部落而存在,聚则成军,散则为民,冲阵起来乌央乌央的一大片,哪怕是与大明交战,大多时候也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各自行动,极少有大军配合的机会。

草原异族最大的优势便是多为骑兵,轻便、转战迅捷,然则不擅长大军配合以及攻坚。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骑兵冲锋势如猛虎一般,看似吓人,但是只要能够挡下前几波冲击的话,一旦失去了冲锋势头,那么骑兵的威胁自然而然的也就大大下降,甚至为步卒包围的情况下,形式便会逆转。

伴随着楚毅率领援军抵达,杨一清调度大军寻找鞑靼大军的破绽之处一点点的自中心向外扩散,愣是让杨一清打出了一波反冲锋,从被包围压缩成一团到向外反攻愣是让鞑靼大军连连后退。

“哈哈哈,楚毅,杨某输了,只愿你与天子善始善终!老夫先行一步!”

话音落下,一口先天之气耗尽,杨廷和头发凌乱,一身月白中衣之上满是鲜血,整个人身形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上师!”

与此同时同样不比杨廷和好多少的桑杰大喇嘛则是盘膝跌坐于地,面色之惨白好似金纸一般,给人的感觉就如同那风中烛火一般。

几名桑杰大喇嘛的弟子一脸悲色的跪伏在桑杰大喇嘛身前,反观桑杰大喇嘛看着几名弟子,面容之上浮现出慈悲之色,缓缓开口道:“吾死之后,尔等且焚我躯壳,回转澜嘉寺,吾之一脉,自此不出世,尔等可记下了!”

“上师……”

下一刻桑杰大喇嘛抬头向着楚毅看了一眼,那清澈的眸子当中瞬间失去了灵光。

楚毅看着桑杰大喇嘛同杨廷和同归于尽不禁心中轻叹,两尊先天级别的存在,尤其是两者旗鼓相当,这种情况下一般很少能够分出生死,可是这一遭,无论是心存死志的杨廷和,还是肩负达延汗安危的桑杰大喇嘛,两人都没有退路,唯有死战。

达延汗看着桑杰大喇嘛坐化不禁神色一黯,好歹十几年间,桑杰大喇嘛为他化解了不止一次危机,如今又为他而死,就算是枭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的感触。

随着桑杰大喇嘛的死,似乎拉开了鞑靼大军失利的大幕一般,尤其是杨一清指挥大军自中心开花,配合如扇形一般合拢而来的援军,大量的鞑靼士卒遭受明军前后夹击,部分地方已经形成了溃败。

立于达延汗身旁的几名部落首领见状不禁面色苍白的看着达延汗,只听得一名部落族长低声道:“大汗,汉人有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大汗回归草原,要不了几年,同样可以拉起一支大军,再找大明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