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干炸响铃 金黄酥脆,闻着就有一股肉香……(第2/5页)

老林靠在椅背上,望着远处青山,赏着乡野风光,听着这些五湖四海的人在扯话,心情十分美好。

如今呢,人生也就一个烦恼。太想退休了怎么办?退休后他就可以常来这儿吃饭了!

太阳渐渐升起,前来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

二雄就坐在外头数着人数,眼瞧着人数一到一百八十位时,便迅速把“客人数已满,请勿再排队”的牌子给放到游廊上。

顺带在各个平台的“孙家饭店”这个账号上把这个消息给发布出去,免得还有食客不知道然后又赶来排队。

快到开店的时间了,老宅外头的客人们聊的热火朝天,老宅厨房里头炒菜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孙宝宝这会儿正在准备今天的必点菜干炸响铃。

干炸响铃,杭州名菜,历史悠久,更是上了国宴菜单。可见这道菜若是做好后得有多么好吃。

干炸响铃,首先在那豆腐皮。

她这儿是买不到正儿八经的泗乡豆腐皮,可瞧着小魏豆腐坊的豆腐皮和泗乡豆腐皮也有点儿接近。

只有豆腐皮好了,炸出来的响铃才会酥脆可口,咬的时候才会发出响铃的声音。

除了豆腐皮外,这道菜还有馅料。

秦惠已经将新鲜的猪肉里脊用刀剁成细茸,这会儿孙宝宝接过一盆的猪肉细茸,往其中加入姜蒜末、食盐、料酒以及干淀粉。

紧接着,再带上手套,把盆中加了调味料的肉茸搅拌均匀,搅拌上劲儿。

猪肉特别细腻,放了料酒后,料酒的味道充分融入到猪肉中,孙宝宝都能闻到一股香味儿。

馅调好后,将鲜豆腐皮去掉硬边,然后把一张张豆腐皮叠好,像裁纸一样把豆腐皮给裁整齐。

孙宝宝把裁好的豆腐四张四张的分开,然后叠在一起,紧接着把猪里脊馅料摸到豆腐皮的一侧。

馅料也不能抹很多,这道菜主要吃的就是豆腐皮炸完后的脆感,而鲜肉只提到一个丰富口感以及提鲜的作用。

抹完肉馅后,再把蛋黄液摸到另一侧的豆腐皮上。

然后,再将豆腐皮从猪肉馅的这边开始卷起。在这过程中,也得注意不能把豆腐皮卷的很紧,须得卷的松松的,让豆腐皮油炸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膨胀。

最后,孙宝宝几个把豆腐皮卷成一个长筒状,然后切成几份,放到一旁备用。

这个操作简单极了,就连柳婶子都会做。

孙宝宝瞧着剩余的豆腐皮不多了,于是卷完这个豆腐皮后,洗洗手,开始起锅烧油。

油得放多一些,这玩意儿不是煎,得用油炸,炸得酥酥的才行。

而且油温呢也不能太高,孙宝宝如今终于掌握了用手放在油锅上方感受一下温度,就能知道油温几成热的技术了!

之前老祖宗经常对着她喊“五成热”、“七成热”下锅炸,可她就一直没搞明白怎么判断油温到了几成热。

孙宝宝这会儿随手感受感受温度,又等了一会儿,等到锅中油烧到三成热时,才将豆腐皮一个一个的快速下入锅中。

豆腐皮一入锅,立刻发出“滋啦滋啦”的响声,但因为油温不高,所以响声也不会很大。

炸响铃必须要小火满炸的,否则会把响铃给炸焦了。而且在炸的过程中必须要频道翻动响铃,使得豆腐皮充分的膨胀起来。

“滋啦滋啦”

“滋啦滋啦”

油锅中的豆腐皮渐渐变得蓬松,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为金黄酥脆的模样。

香味儿更是越来越浓,猪肉在此刻便显现出它的作用了。猪肉被油炸后,那股鲜香便愈加浓厚。

孙宝宝眼睛一直盯着油锅,等时间一到,快速用大漏勺,把油锅中的响铃捞起来,然后放到一旁滴油。

她估计了一下,炸一锅可不够用呢,孙宝宝又炸了一锅响铃。

在炸这一锅时,饭点开门的时间也到了,关萱带着点菜条进来,孙宝宝一看点菜条……得,还得再炸一锅!

如今饭店的食客已经对孙宝宝每日所挂出的“必点菜”有种莫名的信任感,无论它名字很普通,还是很家常,再或者是很“文绉绉”,但他们基本上都会点一盘。

现在那外边就极多人点这道菜,关键吧,是刚刚游廊中,那位来自钱塘泗乡的食客不停地给他们形容这道菜有多好吃,他们本地的小孩子有多爱吃……

这人形容的太馋人了,许多人听了都忍不住咽口水!

而且这道干炸响铃比起其他菜来算是比较便宜的了,好些桌食客都点了两三盘呢!

于是乎孙宝宝赶紧又让阿惠姐她们把剩余的豆腐皮全给包了,她怕待会儿不够用。

炸完三锅响铃后,孙宝宝开始做其他菜。什么烧香菇、干菜焖肉、锅巴虾仁……一道道菜从厨房中端出去,端到客人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