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厨孙氏 (论坛体较多)孙宝宝的手艺……(第2/3页)

我就从村中老人们的口中,知道了不少关于孙家饭店的故事!

朋友们!重点来了!]

……

38楼:[来啥了,楼主你又去哪儿了!]

39楼:[楼主是吃饭吗?还是拉屎去了,赶紧给我回来!]

108楼:[气死我了,你要手机还是要键盘,楼主你地址给我,我寄给你!]

楼主:[回来了回来了,刚刚整理卫生去啦,现在继续。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孙家饭店的老板祖上是御厨,听村里的人说,孙家大概在四百年前定居在清城山,而在四百年前,孙家就称得上御厨世家。

当时楼主就想,怎么可能!几代我还信,可按照村中人这么说,那孙家岂不是十几代、几十代人都是御厨!

敏锐多疑的楼主顿时觉得这话是村里人为了自己村造势胡乱编的,不过渐渐地,楼主发现不止望天村的村民们这么说……

于是,机智聪慧的楼主抱着严谨求真的态度去到处寻找孙家的背景资料。

楼主查过百度,到过清城山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最后在历史博物馆中认识了一位朋友,他知道我在查找孙家资料后,推荐我去看《天厨孙氏》的纪录片,总共12集,楼主发帖那会儿刚看完,整个人震撼极了!

真的,看完彻底傻了,你都无法想象漫漫历史长河中怎么会出现像孙家这种家族!

纪录片中说,根据史料推断,孙家近18代以来都是御厨,其家族著有《孙氏食经》(共108卷,是孙家十几代御厨共同所著,原藏于宫廷,后因近代战争损毁)、《与妻食单》(这个好浪漫,是孙元卿写的,他还是个医学大师。因为他妻子身体不好,所以专门根据他妻子身体设计菜单,每日做给它妻子吃,算是药膳吧。这本书价值很高,总共12卷,但是一卷都没有面世,只存在其他古籍的字里行间中。)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本写给儿子的,儿子又写给儿子的,反正不少。但是纪录片拍的太迟了,在开始拍摄的前一天,孙家家主孙国栋逝世,他儿子没有继承到任何手艺。这些书都是孙国栋的儿子说的,不过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书在哪里。

别觉得这人是在吹牛哦,前几个月怀安公主墓其实出土了《孙家食经》,但都是残卷。关键是还有出土文字记载孙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录本,这才是重中之重!

若记录本面世,不仅会给美食界带来震动变化,更会让许多历史得到补充。

不过!又有重点来了,孙国栋都去世快60年了,在孙国栋儿子没继承任何手艺的情况下,孙国栋的孙女,也就是孙家饭店这任的老板,她的手艺又是从哪里学的呢?

别说天赋血脉,村里人都这么说,但我肯定不信……]

580楼:[卧槽,细思极恐啊!]

702楼:[啊啊啊!刚刚看完孙家饭店账号下的视频回来!同志们,孙家饭店老板我认识啊!她跟我高中同班!这是我高中毕业照(图片),我们高一入校分班分到了一起,虽然不熟,但我也知道她厨艺不咋地,因为高一那年我们有野炊,在农家乐,我记得好清楚,她土豆不会切,叫她放糖还差点当成味精,连火都点不着!]

705楼:[我的天,这到底怎么回事,没有任何人教,一个人的厨艺能进步这么快?不可能,别是她被人魂穿了吧!!!]

708楼:[额,来个部门的人查查她吧,没问题那这家饭店肯定是营销出来的。]

801楼:[楼上有的人说的太离谱了,就不能人家家中有菜谱,没准那啥《孙家食经》人家手上就有。]

803楼:[我也觉得,那个小姐姐手臂上的肌肉明显就是练久了才有的,我算是最早关注她的粉丝,她进步非常明显,也特别能吃苦,或许人家手里头有菜谱,再加上孙家人的天赋,厨艺上升的就是这么快速呢?楼里某些人恶意不要那么大好不好。]

1080楼:[别争了,给大v投稿呗,或者给清城山当地的媒体,让他们去采访一下,一切不就都清楚了。这算是热点,肯定有人想看。]

……

第二天清晨,国庆节的第二天,在这个不需要上班的日子里,好多人睡到了自然醒。

程霖就是如此。

每天早上起床刷新闻刷热搜已经是他的惯例了。

今天早上,他躺在酒店的床上,揉揉眼睛醒了过来,脑袋还有些发蒙。

自己昨天从公司加完班后直接坐飞机飞到清城山,父母妻儿三人在国庆的第一天就来了,只等着他一起去孙家饭店吃饭呢!

“包厢预定好了吗?”程霖靠在床头问。

叶慧整理着儿子的东西,点点头道:“定好了,爸妈知道价格后心可是抽抽疼,我可跟他们说是你非要定的了。”

程霖笑笑,“可以。”说完,又感叹一声,点开手机,“没想到孙家饭店火的这么迅速。还记得咱们第一次来吃时,饭店里头还挺冷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