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山长水阔知何处(七)……

隆冬褪去, 春意渐显,距先皇后薨至今已过了三四个月,六宫上下那种哀伤氛围早已被冲淡。

尽管当初天子下旨, 半年内京城和皇城中不许声乐,但总归管不住人心。

先皇后尚在时,因着出身样貌皆压了嫔妃们一头, 且她素来宽而待下,从不因一己之私而显出特殊对待。嫔妃们那时自然也是服她, 无人敢做出什么出格之事。

可眼下六宫无主, 陛下曾经十分喜爱的敏昭仪也不知为何被陛下禁足于承欢殿中, 不许任何人探视。

敏昭仪母家更是在朝中被查出结党营私, 落狱抄家斩首, 女子尽数没入奚官局。

尽管敏昭仪还未被处置降位,但眼下已然不成气候。

故而旁的嫔妃便动了心思。

尤其是近来太后病重, 朝中也隐隐有朝臣提及立后一事。

后位这个诱惑是巨大的,因此诸位嫔妃都想尽办法在陛下跟前显露。

可谁也没机会。

只因陛下在先皇后走了后便再没入过后宫, 且不再让任何嫔妃去紫宸殿。

嫔妃们有时会听说陛下去了承欢殿,可待的时间都不长, 也不知究竟是做什么的。

而唯一能无诏去紫宸殿求见的女子, 唯有先皇后的大宫女若月一人。

显然因着先皇后,陛下待若月很是宽厚。

可若月却极少去紫宸殿, 她多数时候都待在已经被烧毁大半的长安殿,不出去, 也甚少和旁人说话。

若是旁人,只怕早已借着陛下这点优待顺杆往上了,可若月却始终恪守职责,她一直记得自己只是先皇后的宫娥, 即便先皇后已去,她也还是不愿搬离长安殿,宁愿守着一地的废墟。

不是没嫔妃动过心思,想着从若月那儿着手,让她在陛下跟前说些话,可皆碰了壁。

若月软硬不吃,谁的面子都不给。

众人试了几回吃了瘪便都放弃了。

只能暗自祈祷着陛下重新对后宫有兴趣来。

这日,若月听得说陛下又去了承欢殿,心中泛起阵阵冷笑,面上却丝毫不显。

旁人不知,可她却知道。

敏昭仪被禁足以来,她曾去过一次承欢殿,在陛下的允准之下。

也就是那次,若月才知道,原来陛下已经查出了当初冬至的火是敏昭仪的手笔,所以才会寻了由头处置了敏昭仪母家。

可却留下了敏昭仪。

承欢殿的宫人尽数被发落调走,而秀鸢更是被处以极刑。

因此偌大的承欢殿只剩下了敏昭仪一人。

若月原只是想去看看敏昭仪如今的惨状,谁知却从对方那里知道了陛下为何留她的原因。

“就算长安殿的火是我策划的又如何,陛下还不是舍不得杀我?”那时因着母家被处置了的敏昭仪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疯癫,可在说这话时,她看上去又格外的清醒,“你看着我的眼睛,不觉得它有些眼熟吗?”

“我告诉你,孟霜晚死了正好,除非她活过来,否则陛下会留我在宫中一辈子!”

“就算我眼下一时落魄了又如何,只要我还在,我总会翻身的。”

“死人怎么和活人斗?哈、哈哈哈——!”说到最后这句时,她整个人低低笑了起来,显得诡异极了。

若月原不知敏昭仪这些话的意思,直到她离开承欢殿后仔细回想,才猛然惊觉。

原来敏昭仪的眉宇之间和皇后殿下有几分相似,以前皇后尚在时,若月从未注意这方面,如今再结合敏昭仪说的那番话,她才明白过来。

同时觉得恶心欲吐。

陛下在见了长安殿大火后,表现得那般悲痛欲绝。

可最终还是留下了敏昭仪那个赝品。

或许旁人会觉得这是情深,可若月却觉得这是对皇后的羞辱。

在她看来,这世上没任何一人比得上皇后。

她知道敏昭仪被禁足于承欢殿的日子并不好过,想必陛下自己也知道,这人害了皇后,可陛下却因为对方和皇后三分相似的眉眼,选择把人留下来。

无论是怀念也好,折磨也好,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

天子想好受。

若月却不想让他好受。

即便恨极了敏昭仪若月也不得不承认,天子坐拥四海,身边是不缺女人的。

他的深情会持续一时,却不会持续一世。

若月先前利用他对皇后的愧疚和悔痛一次次刺痛他的心。

可同一个方式,用得多了,便没用了。

时间总会过去,一切的记忆都会被冲淡,若是无人提起,总有一日,陛下会忘了自己对皇后的情深。

因为他身边还有个赝品,在他看来,先皇后已逝,有个代替品聊胜于无。

若月知道自己不一定阻止得了这样的事,但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延长皇后在陛下心中的记忆。

总归,皇后并非真的死在了那场大火里。

她只要能看见大恒天子一再因着自己发妻悲痛绝望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