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休误妾、一春闲(一)……(第5/7页)

眼见孟霜晚没事,天子才长舒口气,接着又下了旨:“送皇后回长安殿静养,之后无旨不得出殿!”

此时的孟霜晚已经没了挣扎的心思,她任由身边的人扶着自己,慢慢离开了紫宸殿。

在最后的那刻,她忽地转头,看了眼还在原处站着的天子。

那眼神中已经没了任何情绪,只有一片虚无。

直到皇后被送走,这场闹剧才落下帷幕。

“陛下,皇后眼下这副模样,已然无法胜任国母职责,更不提她还害了嫔妃,她……”

“母后!”罕见地,天子沉声打断了太后的话,“皇后只是身子不适,且敏昭仪小产一事眼下还未查明,尚无定论。”

太后见状便知他这是要维护皇后了。

因而心中也不愿和对方硬着来,便放缓语调:“话虽如此,可眼下已经有认罪书了,陛下若要继续查,便叫人再审问若月便是。敏昭仪原是被害的,她都愿让自己的大宫女跟着一道入宫正局,如今刑罚用遍,在秀鸢那儿问不出什么,不过便放了她出来。”

比起天子和太后,身为事件中心的敏昭仪一直没说过话。

她只是站在后面,看着皇后的一言一行。

在看见对方打算自戕时,她高兴得手都有些微颤。

可没想到,陛下铁了心要维护皇后,竟不惜以孟氏相逼。

眼下听得太后忽然提及她的名字,她不由地头愈发低下,接着轻声开口道:“奴婢没关系的,只要能查清真相,想来秀鸢也是原意再继续待在宫正局的。”

她这一句话显得公正不徇私,和方才孟霜晚以死相逼让天子放了自己宫女形成鲜明对比。

太后瞧她便愈发顺眼。

可天子却没作声。

他只是沉着脸色,半晌后才开口说了句:“母后,此事朕让御前的人去查。宫正局既问不出什么了,便将秀鸢和若月都放了。”

太后闻言便道:“秀鸢便罢了,若月怎么能放?”

“朕心意已决,母后不必再劝。”

说完,他便转身回了紫宸殿,再不管身后的人什么反应。

太后看着他的背影,显然有些不悦,但也没说什么。

而敏昭仪则暗自攥紧指尖。

心中想着,要将此事做得更滴水不漏些了,毕竟天子亲自让人查,和太后叫人查是不一样的。

不过她也很放心。

宫正局那边都不是她叫人下的手,自然与她无关。

若真查下去,左不过是秦德妃倒霉。

谁让她那样蠢,因为一个璎珞,和忽然高烧的三皇子,便认定了皇后是凶手。

这后宫之中,只有聪明的人才有活下去的资格。

.

之后的日子,孟霜晚彻底不再出门。

她整日窝在寝殿之中。

对什么都提不起感情。

唯有面对被从宫正局放回的若月,她才会有一丝情绪波动。

比起先前,她更加不爱吃东西了。

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

若月在宫正局受了大苦,回了长安殿后养了两个多月,才慢慢恢复。

天子下旨查此事后,很快就查出了云容并非畏罪自尽,那封认罪书也不过是伪造。

顺着线索,最终查到了秦德妃身上。

原是她因着三皇子无端高烧,而认定是因着皇后送的那串璎珞导致三皇子身子不好,便买通了宫正局的人,让那些人伪造证据。

但差查来查去,最终也只查到了这里。

始终查不到,那璎珞究竟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最终,天子选择了将此事压了下来。

他以构陷皇后为由将秦德妃降位,同时又将三皇子交由太后抚养。

然后让人不要再查。

尽管整个六宫都知道了皇后送的璎珞上有栎苕棘。

可天子还是选择草草了结此事,最终侍御医改口说敏昭仪小产并非完全因着栎苕棘,便也不再追究。

而与之相对的。

他没有废后,却下旨收回了皇后的六宫权。

交给了敏昭仪。

孟霜晚就这样,从一国之后,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后。

且被禁足在了长安殿中。

时间一日日过去,天也慢慢冷了起来。

若月养了两个多月恢复了七八成,便又回到了她身边伺候。

往年一入冬,孟霜晚便会吩咐六尚局的人备好送往六宫的冬炭。可今岁,她不再管理六宫,还禁足在长安殿,这些事自然轮不到她管了。

听得说敏昭仪早早便禀明了陛下六宫冬炭的分配。

可一直到过大雪过后,才有六尚局的人送了些浮炭来。

那是最劣等的炭了,燃着便有浓烈的黑烟冒出,就连尚食局做膳食时都不会用这种炭。

可长安殿却没办法。

因为如果不用,便彻底没炭火可用了。

原本这些日子便已经越来越冷了。

就这样,这些并不多的浮炭,就这样凑活着用到了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