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子午谷(第3/4页)

嗯,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王笑本以为是小说家言,到了终南山才知道原来是确有其人。

王笑这一路也见了许多山贼,确也感受到不少绿林人士的江湖气。

换成别的时候,他大概也会给唐芊芊说说华山派、全真教的故事,可惜这次没这个心情。

许多有趣的景点也没逛。

他们担心儿子,一路直奔子午关……

唐苙已撤往汉中,干脆果断,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从西安去往汉中的路就那么几条。一是‘明修栈道’,二是‘暗渡陈仓’的陈仓道,还有两条分别是褒斜道、傥骆道。

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都要往向西再走一段,因此,唐苙走的便是这‘明修栈道’。

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是长安通往汉中、巴蜀等地的一条重要通道。

汉高祖刘邦去汉中时,派张良烧子午栈道。至元始五年时,王莽下令修凿子午栈道,并设置子午关。

终南山便是子午栈道的入口。

‘栈道’是什么意思呢?在悬崖绝壁上器物开凿一些孔,插上桩子,再在桩子上横铺木板。

王笑站在山峰之上,拿着千里镜看去,看着那栈道下的万丈悬崖……人还没走上去,恐高症都已经发作了。

他不断派出人打探消息。

西安已经被多尔衮占下了,唐苙带着瑞朝的文武百官,以及三万兵马走子午道逃往汉中……小呆瓜就在队伍当中。

同时,多尔衮派了两路兵马追击唐苙,一路从子午道直接追,另一路走傥骆道,想要先赶到汉中。

唐苙在子午关留了两千人断后,这队人与清军鏖战两日,子午关已被攻破……

王笑与唐芊芊听着这些消息,摊开地图计划起来。

“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儿子暂时还安全。而难题是,我们该怎么绕过清军,接回儿子。”

唐芊芊蹙眉看着地图,道:“可以直接走山林吗?”

“不行,我们从华山过来是由东往西,已经尽量不翻高山了,还是落后了多尔衮这么多。去汉中是要翻越秦岭,不走这几条路的话,一年两年都翻不过去。”

“绕道走褒斜道?”

“太远了,赶不上。”王笑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道:“没有任何取巧的办法,直接打。”

他召集起所有士卒,大声喊道:“接下来这一战会是九死一生,却是为我个人私事。有不愿去的,我绝不强求。你们在此考虑一炷香时间,愿随我去的到西边红杏林来。其余人回华山峪五里关待命……”

说完,王笑也不等士卒们回答,拉过唐芊芊的手就走。

两人走出好远,唐芊芊道:“恰恰是因为接儿子是我们的私事,那些兵士更愿意效命吧?这样的博前途的机会可不多。”

“事先筛选一下也好,人多有人多的打法,人少有人少的打法。若进了子午道再有人心生退意才是最麻烦的。窄路相逢,拼的只有一个‘勇’字……”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段就是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进入汉中盆地的道路,关键就是‘秦岭’,有四条路,分别是子午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

第二段才是从汉中翻越巴山进入四川盆地的道路,关键就是‘巴山’。

子午道在所有蜀道之中都算是最凶险的路之一。

魏延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计划是由他率万余精兵,从汉中出子午道奇袭长安,然后诸葛亮则从褒斜道进攻,两军汇合直取潼关。

但诸葛亮拒绝了这个建议,他更喜欢走祁山,即从汉中出发,经甘肃,远远绕过秦岭、陇山山脉走一个大圈。

祁山道虽然很远,但道路平坦、利于粮草运输,不像贯通秦岭的其他几条蜀道那么险峻;并且从祁山道出兵,如果顺利,还可以隔断关中地区与河西走廊的联系……

子午道虽然离长安最近,但道路崎岖凶险,稍有不测,就是全军覆没,绝非用兵谨慎之人肯轻易选择的。

比如东晋时,桓温派军从汉中出子午道,进攻长安,结果半路就被前秦军队打败;

再比如数十年前,有五万义军从汉中出子午道,进攻西安,因山路凶险,中途就被两万楚军新兵伏击打败。

……

子午关上,阿福尼向南望去,看着崎岖的山谷,松了一口大气。

——还好自己是负责镇守关城,不用跟着去追击唐苙。

就算是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看着这蜀道也感到胆寒。

辽东山也多,但还真不怎么见这么可怕的山……

阿福尼世职不高,手下的兵力也不多,只有五百人而已,但守子午关绰绰有余了。